2)第366章 银翘散合栀子豉汤加减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冷毛巾降温的原因。

  最起码江飞摸到孩子的四肢和身体,都还是很烫的,尤其是小脸红扑扑的。

  “小江,怎么看?”

  唐时忠来到江飞身旁,沉着脸色问了一句。

  面对患者的时候,他再不会有任何玩闹之意。

  而且现在有心考较江飞一下,所以问了一句。

  江飞摇了摇头:“不好说。”

  他取出体温计看了一下,度。

  比张老二所说的体温下降了一些,但不排除是物理降温导致。

  但这种降温,对孩子的病情没什么决定性作用。

  春温是什么?有很多派系的说法各不相同。

  但春温,夏温,伏温,冬温,这些其实都是温病派的定义。

  如果按照温病的说法,那就是感受温热病毒而发于春季或者冬春交替季节,以发病重,以病情急迫沉重,时间长,传变快,病程长为主。

  初见于高热,烦躁欲饮,甚至达到高热昏厥的地步,主要是以里热证为主的急性热病。

  但是按照伤寒派或者经方派的说法,那就是冬季伤寒,春季必温。

  也就是说春温病,全都是因为患者在冬季的时候伤寒伤风,冬季运动流汗受风,从而病邪入体,却不发作。

  等到春季的天气暖和之后,彻底诱发而出。

  这是伤寒或者经方派的想法。

  这也是千年以来,两个最大的派系,各自的思想。

  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两派开药,都会让患者痊愈。

  中医神奇就在这里,从来都不会有一个标准,一个派系办法来治疗疾病。

  有的喜欢热病用热药,这样反而能起到降热的效果,因为热极生寒冷,用的就是这种以热攻热的法子。

  有的喜欢热病用凉药,毕竟热用凉,这是最基本的思维。

  而温病派就喜欢热病用温药,伤寒也用温药,主要求得就是中庸之道,谨慎之道,以最温和的药物,起到最佳的疗效,又不会损伤患者的阳气。

  百家思想,各有不同。

  “脉滑数,苔白腻。”

  唐时忠替江飞先诊了脉,又看了眼舌苔。

  江飞却又按了一遍脉,舌苔倒是不用看第二遍,自己刚才也看到了。

  不过把脉,还是相信自己。

  唐时忠看到这里,差点气笑了,这臭小子,还不信老夫的脉诊能力…

  老夫的脉诊能力,别说是在吉江省,就算是整个东北地区,都少有能敌。

  江飞几分钟后,收回手来,诧异的看了眼唐时忠。

  这个汤老,还真准。

  没错,就是脉象滑数,这个汤老没错。

  “汤老,抱歉,但请见谅。”

  江飞解释了一句,道歉了一下。

  他不是不信任唐时忠,而是更信任自己。

  中医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科,什么都靠自己来诊病,别人替代不了。

  不像是西医,检查到开药,其实不一定要用一个医生,因为西医体系固定,谁来都一样。

  “没事,我不生气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