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51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_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现在也就产出那么十几台。

  而且都是根据各家企业的特殊要求,专门定制的高端货。

  随便一台动辄价格都是上亿的,而且还是以美元为单位的。

  也就是说随便一台,价格那都在十亿软妹币左右。

  很多人一听可能就会说了,你这不扯犊子呢吗?

  一台工业母机的价格,都快比得上一台光刻机了。

  确实,星火科技出品的这种柔性加工机床价格确实很昂贵。

  但他贵是有贵的道理的,因为有了它,你就有了无数其他的机床…

  因为有了这种机床,你的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生产出无数自己需要的特种机床。

  就比如星火科技推出的第一代柔性加工机床,只有五台,被军方的两家航空企业给订走了四台,另外一台被海军给拿走了。

  而这种机床的出现,就大大解决了我军的战斗机生产速率问题。

  以前咱们的J20是早就已经出来了,而且也验证了多年,基本各种理念都已经很成熟了。

  可生产速度却一直上不来,年产就二十架左右…

  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所以尽管诞生多年,但却一直没能大量装备。

  在反观鹰酱那边的F35带带拉拉的生产,一年都能轻松搞个几百台出来。

  这还是有限供给盟友的情况下,如果和他们自己有需求。

  人家自己做过预测,年产八百没啥问题,如果在努努力,估计产能在翻一翻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原因是傻?

  简单啊,就是机床数量比不过人家,生产效率不行。

  你比如人家老美生产F35,每生产一台,用到的林林总总的机床,都要上百台。

  比如西班牙姆托雷斯的机床,专门用来生产复合材料制造的机身。

  这要用到自动铺丝机,铺带机,这玩意姆托雷斯产的就是最高级。

  然后德国格林的机床用来生产涡轮燃烧室,做涡轴人家用的是自己的格里森机床。

  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在业界,格里森确实齿轮领域的领导者,更有甚者还被称为曲面加工机床之王……

  哪怕是没啥技术含量的起落架,人家用的都是日本三菱重工的机床。

  没错,很多秋田们跪舔仰望的三菱机床,居然支配给美帝的F35用来加工起落架之类没啥技术含量的活。

  正因如此,人家才口出狂言,只要有需要,人家两天就能造出一架F35…

  而以前,这样的速度咱们是望尘莫及的。

  但随着星火科技造出了柔细加工机床的工业母机,咱们终于是有了以点带面的突破。

  因为这一层窗户纸捅破了,那接下来就简单了。

  比如军方的航空制造企业,购买了他们的工业母机之后。

  就用着几台机床,解决了咱们以前一直不太行的自动铺丝机的难题。

  因为现代战斗机,都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