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九章、大炮 机枪 蒸汽机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艺研究局实验中心里,三十多名研究人员正围着二十几门大炮摆弄着。在广阔的厂房内,除了这些完整的大炮以外,也有不少被拆解后的大炮部件,分成一堆一堆的摆放在旁边。

  王书辉对于目前工艺研究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没有要求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能够进行原创,各个工厂只要能够做到按照实物进行山寨就行了。

  他已经和现代社会里的几家比较“特殊”的小机械加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工厂对王书辉的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几家工厂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常见的那种,面临着倒闭危险的企业。而王书辉在给钱方面,特别的大方。

  所以,通过这些比较特殊的机械加工厂,他通过时空门,从现代社会拉过来了大量的“模型”大炮。

  从南北战争时期的m1857型12磅野战炮(大拿破仑炮)(前装滑膛)、m1841型6磅野战炮(小拿破仑炮)(前装滑膛)、3寸来福炮(前装线膛)、帕罗特来福炮(前装线膛)、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后装线膛),到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使用的60毫米克虏伯钢炮。

  再到清末时期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德国3。7生的克虏伯陆路快炮和5。7生的过山快炮(可能就是格鲁森式3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炮和格鲁森式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两者实际上都是克虏伯的产品)。

  最后再到清末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生产的最多的火炮,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

  通过几家现代小机械加工厂定制生产这些火炮的时候,王书辉心里也是忐忑的很。反正那几个小厂子的工人和老板,看他的目光都怪怪的。

  不过,实际上在王书辉心里,除了最后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算是正经八百的大炮以外,他认为其他的那些前装滑膛炮、线膛炮和那些使用铸铁包铅炮弹的近代大炮,都算不上是正经的火炮。

  这些火炮对于王书辉是落后的古董,但是对于工艺研究局的这些半文盲手工匠人来说,却是外星科技一样先进的东西。要不是王书辉已经牢牢的控制住了整个枝江地区,有三千多人的军队和组织严密的近代政党复兴会作为他的后盾,他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就把这些超越时代的黑科技拿出来。

  王书辉对于目前复兴会的工业部门的实际水平是很了解的。他就把现在的工艺研究局的这些人,当成是刚解放的时候,那些还没有脱盲的老工人一样对待。这个水平的技术工人们,最多具有山寨仿制的能力。所以,王书辉就像让复兴会的工业系统生产其他的那些工业品时候一样,把相关数据,图纸,模型和实物,全都交给研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