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章 这事可不是儿戏_1983田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扯淡,你还得教教老哥,这个广告该咋整啊?”大老李算是认准了刘青山。

  刘青山一伸手:“给钱,策划一支广告一万块!”

  “老弟,仓库里还你四十万块钱的药酒呢。”大老李提醒一句,他们现在是一条绳上拴着的蚂蚱。

  没法子,刘青山也只能认了,抽空给大老李琢磨广告创意。

  虽然他在这方面没啥天赋,但是受过几十年广告轰炸的人,在这个朴素的年代,广告业刚刚发展,他随便鼓捣点花样,就足够吸引眼球。

  与此同时,随着崔敏浩的顶头上司,公司社长来到碧水县之后,双方的谈判也紧锣密鼓的展开。

  三天之后,就正式签订协议,这是年创汇大几百万的一项合作,都上了省报啦。

  剩下的事,就跟刘青山没关系了,都是县里主导,需要建厂招工,眼下最迫切的还是落实胡萝卜的种植面积。

  虽然已经分产到户,但是在种植方面,也不是老百姓自己完全说了算,县里,公社,大队,层层分派下去,不种也得种。

  和以往的硬性摊派不同,这次是直接签订收购合同的,最低八分钱一斤,而且坚决不打白条。

  这种好事,广大的农民兄弟当然也乐得种植,胡萝卜这玩意省心,收货周期也短,只要上边肯收,那他们就敢种。

  最关键是产量大啊,一亩地的胡萝卜,产个五六千斤,那都是少的。

  算了算,一亩地的毛利,就达到四百块,刨去百八十的成本,一亩地稳赚三百块。

  三百块啊,往年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不一定能攒下这么多钱。

  如今,一亩地的胡萝卜就解决了。

  而且你要是种植甜菜和亚麻这些经济作物,卖给糖厂和亚麻厂,全都给你白条子,想算出钱来,费老鼻子劲了。

  唯一的阻碍就是,家家预留的种植胡萝卜的土地,都没多少,一般也就一两条垄,连半分地都没有。

  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因为萝卜白菜种植的晚,大田里面,玉米黄豆小麦之类,都已经开花抽穗,总不能毁了吧?

  等到各乡镇把种植数量统计上来,县里立刻急了,加在一起才几百亩,差得远呢!

  于是又召集各公社书记,紧急来县里开会。

  刘青山正写广告策划书呢,也被通知去开会。

  “这个好像没俺啥事吧?”刘青山有点纳闷。

  “王县长说了,你主意多,是咱们碧水县小福星。”来通知的秘书不由分说,拽着刘青山就走,给硬拉过去。

  现在高书记基本已经退了,由王县长主持会议,他也直奔主题:

  “号召广大农民,把预留种植白菜和大萝卜的土地,全都种植胡萝卜,否则的话,达不到合同里签订的产量,他们这方是要承担责任的!”

  将近二十位公社书记,也都愁得不行,有人站起来小声说:“要是没有白菜萝卜这些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