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一章 报_农家娇女有点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百姓先起义造反。”

  丞相拱手道:“太子说得对。只是这领兵的人,该派谁去,派多少人去,还有就是这军费如何出?”

  皇帝很不耐烦,对丞相不悦,昨夜不是说好了吗?

  要议和。

  要议和。

  怎么过了几个时辰就不记得了?

  难道丞相不中用了?

  “臣愿前往。”孙将军跨出一步说,“只要给臣,兵马十万,定能收复涪城。”

  朝中武将不多,但也有几个,胆敢上前请命的也只有孙将军。

  真正经历过大战的,也只有孙将军。只可惜这几年,孙将军脱离了军营,手中无实权,发出的言论,不受皇帝待见。

  也因为孙将军人轻言微,导致皇帝不记得这个人是谁,统领那些军伍。

  “户部无银钱,大军从北走到南,这一路的嚼用,全由将军出?”户部尚书说。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孙将军你一人吃饱,不知全军的饿。你是想皇上节衣缩食,后宫嫔妃典当头饰,给你弄军费吗?”

  “够了。”皇帝恼怒,“争吵不休,成何体统。”

  太子上前说:“此事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不如先退朝,稍后再议?”

  皇上正有此意,大手一挥,“退朝。”话没说完,自己先走了。

  丞相很是疑惑,太子怎么突然要稍后再议?稍后谁来议?稍后怎么议?

  皇上是个没耐性的,麻烦事喜欢一拖再拖,而太子是喜欢速战速决的。这等大事,太子叫稍后再议,不正常啊。

  许是太子想要找援手,比如皇室里的老家伙。

  怕是太子要用老家伙们,逼迫皇上,请求皇上同意出兵打战。

  不行,得要叫那些人别走,去劝告皇上议和,不能让太子得了先机。

  丞相是知道国情的,国库有多少钱,他比户部尚书还要清楚。

  太子见丞相离去,周边的几位大臣围上丞相,他眼神里露出些许笑意。

  丞相与韩皇后,一人掌控外朝,一人掌控后宫,蛊惑皇上很有一套。这些年来,只要是他们不同意的事,皇上必定不同意。

  现今有些事不用他们不同意了,不用皇上同意了。

  太子尝试到权利的好处,尝到了胜利的喜悦,虽然与计划有些变故,但无碍。

  退朝两个时辰后,韩丞相见太子没动静,不召集武将商议,也不求见皇上,很是奇怪。

  “太子不行动,皇上不召集,不如我们先去找皇上,将议和的调子给定下来?”有人提议道。

  韩相沉吟一番,决定先找皇上,定下议和的调子。

  这头皇帝回到后宫,碰上美人们,几经把两军对垒的事,抛在脑后。经过韩皇后提醒,才想起要再议边境的事。

  皇帝十分不乐意。

  孙美人拉着皇上说道:“姐姐是焦急了,这边境啊,可不是说打就能打起来的。从陈兵到开打,怎么也得要经数月。”

  “十年前,涪城一战,妾身便在场,站前战后,足足用了五个月。这才刚开始,双方还没试探呢。

  军伍们得要试探魏国,是战是和才能做下决断。边境的消息,三日一传,计划赶不上变化,得到的消息还不够多,皇上现在去与大臣们商讨了也没用。”

  这个孙美人,便是孙将军的大女儿,曾经与王景行议亲的孙于归,

  孙于归错过了最好的婚龄,父亲又被上头打压,寻不到好人家嫁人,不得已选了秀女,入了宫成了美人。

  好在她姿色上好,又会忍辱负重,这次得到一丝恩宠。

  皇上听了她的话,本是站着的,又坐了下去,挥退皇后,叫皇后传话于丞相,叫丞相与朝臣们好好商议。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