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章 摸着大清过河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摸着大清过河

  “岳父,近来可好?”郑克臧回到夷州岛以来,首次登门拜访老丈人。

  “钦舍,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看你又想找我这个老头子麻烦了。”陈永华怕了郑克臧了,每次找他,准没好事,肯定是难事。

  “岳父,瞧你说这话,我这不是带了点吕宋特产过来看望你吗?”郑克臧拿出了三只仓鼠作坊制作的水果干。

  陈永华也不客气,看见新奇玩意,当即尝了一口,“还不错,吕宋还有这种好东西,打得好呀!”

  “哈哈哈,头一次听说因为特产,打得好的。”郑克臧乐了。

  “打仗原因很多,为什么不能是因为美食呢?”陈永华开玩笑道。

  “岳父说的是!”郑克臧笑着应和道。

  翁婿两人,一边喝茶,一边享用水果干,好不快哉。

  两人越聊越开心,郑克臧突然想起此行的目的,聊着聊着,就聊到田地上了。

  “钦舍,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陈永华一眼就看出来,郑克臧心里有事儿。

  “岳父,我也不兜圈子了,伱对夷州岛的田地制度怎么看?”

  郑经经营夷州岛,向来是鼓励生产的,因而鼓励官员、军队、百姓去屯田。

  从荷兰人手中夺来的庄园田地,称为“官田”,是由王府掌握的土地,文武百官开垦的田地,称为“文武官田”,军队开垦的田地叫“营盘田”。

  “王上定下来的制度,目前很适合夷州岛地广人稀的情况。”陈永华实事求是地说道。

  “可是岳父,如果有一天,我们入主中原、或者夷州岛人口太多了,会怎么样?”郑克臧问道。

  陈永华陷入了沉默,这是历史上最难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

  说到土地兼并,这就要谈到华夏历来的土地制度了。

  在雍正皇帝以前,朝廷收税有一项叫丁银,就是人头税。

  家里有几个人你就交几个人的钱,听起来这很公平当官的也好收税,照着人头数呗,只要会数数就能把钱收上来了。

  其实不然,这个丁银对老百姓来说不公平,对当官的来说不好收钱。

  华夏自古以来大多数人是农民,有地的自然是地主,他们地多钱多,地少的大多是贫民,钱少日子艰苦。

  有钱的自然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口袋里是很干净的。

  如果这样收丁银,问题就出现了。

  可能一个地主家里有好几百亩地,可就五六口子人。

  而一个贫民可能家里只有一亩地,却有十几口子人。

  收人头税的时候,富人钱多,家里人少,交的钱少。

  穷人钱少,家里人多,交的钱多。

  这公平吗?显然不公平。

  那些收税的官也难受啊,因为他们经常收不起钱。

  穷人本来就没钱,现在又让他们交那么多钱,砸锅卖铁啥都卖了可还是凑不够钱。

  有钱人呢,越有钱越抠门,他们一文钱都不想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