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二六章 大乘龙檀_剑动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今已有三十万载。这位虽非是门中三代弟子中,最出类拔萃者,却是如今三代之中,境界最高的一位。

  本是在闭关修行,此番是听闻龙檀登门讨教辨法之后,这才特意破关而出,应对这位南无大乘佛。

  二人境界不同,然而无幽有着四十余万年道业积累,根基之深厚,当远超这龙檀才是,

  可即便是这一位,也非是那龙檀之对手么?

  此时人群中,却忽有一人行出,却正是无地仙尊,目中锐芒显现。

  “本际难思之道,唯凡不测圣亦不知么?”

  所谓的本际,是佛门术语。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又作真际、真如、实际。

  也指真理之根源、万物之根本!

  佛门认为要修成佛道,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判别境界,认为佛门所追求的至道,是‘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音’,是一切法门的极致。

  也就是不可言,不可说,不能记载于文字,也无法述之于口。

  龙檀微一首:“凡圣俱不思!”

  这却是坦然承认,佛门经义,确然如此。佛道之至理,凡圣具难以思虑。

  无地仙尊一声寒笑:“然则至理玄微,凡流容可不测。圣心悬鉴,龙檀你宁得不知?”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也?既然本际难思之道,凡圣俱不思,岂非不可言说?那又何来的佛经文字?

  只前龙檀以‘道玄不可言相诠’为跟本,而直攻道门根基,此时无地,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而那龙檀,却依然是谈笑自若:“法性虚融道无不遍,物理平等何法可思?”

  “山芥无容入之义。于凡故是难思。大小有苞含之理。在圣宁非不测。”

  “难思之道物无不遍。何必山芥有纳。凡圣分思不思。”

  “凡智圣智不分思不思。凡力圣力不分纳不纳。”

  “凡圣迹殊。容有纳不纳。凡圣本一。不分思不思。”

  “凡圣本无二。不分思不思。凡圣迹有殊。应有议不议。”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此是圣者本迹殊。何预凡夫事。”

  “一切众生即涅槃相。难思之道讵简圣凡。”

  “难思无有二。可使凡圣本无别。难思既不殊。凡圣迹宁两。”“不二处说二。二亦何所二?”

  “亦可不思处说思,处说思何得圣人亦不思。”

  “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若存二可使不思处说思,不思得有思,不二处说二,无二不存二,无思处说思,不立思不思难。此乃何止不立思。亦不存不思。何得经首称不思?”

  “绝思虑故言不思,非谓有不思,故我华严经云:如是不思议,不可得深,入不思议,思非思寂灭!”

  二人皆是才思敏捷,言语不曾有丝毫滞顿。可到这一句,那无地顿时再哑口无言,旁边的无幽仙君,亦是皱眉不语,目光阴翳。

  而此时离尘之内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