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箭在弦上_君临天下之公主心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为什么?!

  因为先皇新丧?因为新皇无能?

  不论什么原因,大军压境是事实。陈军八十万,而在陈卫边境,卫军只有三十万。

  朝野炸开了。

  殿上,每个人都很紧张。

  宇文清神情凝重,看着下面的大臣。大臣们一个个肃立,脸色都不好。

  “众卿有何看法?”他问。

  大臣们垂着头,互相偷看几眼,然后,头垂得更低。

  朝堂很静,静得落针可闻,谁也不敢说话。这事太重大,一句不慎,后果难以考量。

  大家都在等,等别人先出头,自己附议即可。

  终于,左相说话了。

  “陛下,陈国无故开战,实在不合道理。老臣以为,先派能言之士为使者,前往与之谈判。弄清陈国目的,才好筹划对策。”

  这代表了部分心声。

  陈国的突然之举,的确让他们莫名。大家都想知道原因,连宇文清也不例外。

  可是,右相不这么认为。

  “陛下,左相所言差矣。八十万大军,已是举国之力。陈国若讲道理,何至如此?当今天下纷争,弱肉强食,攻伐吞并之事常有。陈国既已发兵,绝非一介辩士能救。卫国边军三十万,劣势明显,如不早作准备,怕追悔莫及。”

  这也代表部分心声。

  万一使者去了,陈国不听,反而挥军直下,八十万对三十万,可就真的势如破竹了。

  顿时,殿上又静了。

  宇文清看着下面,问:“众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左相所言有理。”一个说。

  “臣以为,右相所言有理。”又一个说。

  不一会儿,大臣们纷纷表态。有的附议左相,有的附议右相,竟成拉锯之势。

  宇文清看着,暗暗叹气。

  朝野上下,无非左右两派,且势均力敌。每遇大事,总会这种局面。

  上次郊祭刺杀,就是如此。这次十万火急,又是如此。

  他甚至觉得,比起为国为民,大臣们更在意立场,影响自身前途的立场。只要立场站对,就心安理得,至于会否祸国殃民,反倒无所谓了。

  “陛下,臣有折中之法。”

  宇文渊忽然站出,肃然道:“此事重大,不可轻起刀兵,但也不可不防。边军太少,必须增兵压境,才能震慑陈国,让其不敢妄动。可以同时派遣使者,有大军镇后,谈判也容易些。先礼后兵,能化解干戈最好,万一不能化解,须令天下知我卫国强盛。”

  宇文清点头。

  皇弟的见解不差,眼下此举最适宜,与他不谋而合。

  “京畿守备不少,正可驰援边境。”宇文清想了想,又问,“至于领军之人,洛王可有举荐?”

  宇文渊还没说,旁边有人说了。

  “陛下,大将军孔义方,纵横沙场多年,堪当重任。”

  说话的人,是宇文初。

  “陛下,臣愿领兵驰援,解救边患。”又一个人站出,正是孔义方。刚才他一直没敢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