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卷二 坤录?章五 生死之间 尾_九厘阁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地看着他,突然发现他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中钻入一束光束,现在的他看上去有人气儿多了。

  老赵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自己刚到九厘阁时,九儿姐时常调侃自己:“你这双眼睛像小老太太似的,暮气沉沉的。”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你莫不是偷了库房中的灵丹妙药,这双眼睛怎么越来越贼了。”

  让她变“贼”的精光可不正是在来到九厘阁后的点点滴滴么?老赵清楚,是九厘阁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让她找到了归宿。

  老赵突然福至心灵,想来潘永乐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九厘阁”,她笑着说:“不跟我们走了?”

  潘永乐犹疑片刻,终于下定决心,点了点头:“我想跟太保大人走。”

  这个答案让老赵翻了个巨大的白眼,但她还是对潘永乐说了:“一路保重。”

  太保十分嘚瑟地走上前,对老赵和兄说:“山高路远,就此别过,886!”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岛,太保贼笑起来说

  “阿彧,你早就认出了那小丫头的身份了吧?”

  青阳彧俊美的脸上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他依旧望着前方说“四大暗部以赵家马首是瞻。赵家虽强,却不见得随手便能拿出帝王级的灵器,且这姑娘……”

  太保笑了笑,倒是旁边的潘永乐听出了些端倪,想到与老赵二人有缘,担心二人的安危,于是急忙问

  “赵姑娘怎么了?”

  “别担心,阿彧是想说她灵力稀薄,原是配不起这鸟纹内三戈。”太保这能力的确便利,当然他也庆幸自己有这能力,不然阿彧这么沉默,如何猜得出他的心思。

  潘永乐这才放下心来说“既是九厘阁之人,自有不同。”

  这一点却是说进了太保的心里,他沉吟了片刻,才说

  “九厘阁,即便在器灵界也是地位超然的存在。传说森罗之眼,可查万物,可破万执,只是因为需有执念方能一见,从来都只是传说。要不是从老赵那看出我那兄弟竟然在九厘阁,都不知道这九厘阁是否是真。”

  “我记得,前阵子回宗族便听闻赵家正在寻找赵姑娘所要找的《更路簿》。”阿彧沉声说。

  太保一怔,瞬间了然了什么,片刻却复又抬头看着远处已经望不见的小岛呢喃着说

  “小姑娘,看来这南海之行不能如你所愿了……”

  ——完——

  文物简介

  西周太保鼎

  器物说明:

  太保鼎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四柱足。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在商周青铜器中独一无二,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因其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一。

  太保即大保,为官职名,是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西周始置,初由召公奭但任太保,监护与辅弼国君。在汉代又重新设立,世代延续,位列三公之一。明代时位居正一品,也为辅导太子之官,是治国兴邦的重要官职。

  据考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鼎是在祭祀时盛放肉类的礼器,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也依旧保留了对鼎的崇拜意识,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成语也都与“鼎”有关,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

  灵感来源:

  小八的小臣艅犀尊属于梁山七器之一,所以安排老赵在南海遇到同属梁山七器的西周太保鼎,让她不要只记得《更路簿》,忘记九厘阁倒霉催的小八~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