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85、685节 两道诏书,一个消息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借助婆罗门势力的舆论支持,剿杀某某教。

  旬月之间,整个德里苏丹国的某某教遭遇到灭顶之灾。联军和婆罗门势力疯狂的镇压剿杀某某,硬生生的将某某势力从北天竺拔除。

  可是一家独大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势力还来不及高兴,联军就以受到婆罗门蒙蔽愚弄,误杀某某为借口,对婆罗门举起了屠刀。

  整个恒河和印度河流域,血流成河,十几万联军杀红了眼。

  到了六月,婆罗门的寺庙都被焚毁,僧侣被屠戮几近。

  两月以来,被杀的某某教徒和婆罗门僧侣,最少几十万。数以百计的两教寺庙,被烧毁。

  阴险的萧畾还逼迫最著名的某某教首领,和婆罗门教的首领,当众肉搏决斗,相互厮打,丢尽了脸面。

  萧畾还公开斩杀大批的“先知”,“神使”,用酷刑吓得他们求饶,在公众面前让他们丢脸。

  来自华夏的联军显然很清楚,不解决掉势力强大的某某和婆罗门,他们根本无法真正占领天竺。

  情报还说,天竺的反抗还在进行。三国联军能不能站稳天竺,仍然不得而知。

  但是,南部高原地带的诸邦国,以及开始组建婆罗门联军,而北边的元廷山南行省(原察合台汗国)以及西边的阿姆河行省(原伊尔汗国),也是蠢蠢欲动。

  行省平章已经飞报元廷,估计元廷很快就会有动作。

  “天竺南部高原诸邦国的联军,应该拿三国联军没办法。”李洛看完情报后对崔秀宁说道,“但是元廷一旦出兵,那就不同了。”

  崔秀宁皱眉看着地图,“现在元廷已经一统大蒙古国,要是从印度北部出兵,萧焱兄妹和服部丸藏根本无法抵抗,必败无疑。”

  “要是元军占领了天竺,就能通过阿洪国进入大理,开辟出另一条进攻大唐的路线。”

  李洛点头,“元军一定会出兵的。忽必烈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与其天竺让三国联军占领,也不能让元军占领。”

  崔秀宁一点后世的孟加拉湾,“随时准备在这登陆,进入恒河,帮助三国抵御元军南下。”

  “你这法子不太好,还有一个法子更妙。”李洛一指印度之南,“从这里登陆,占领天竺之南,灭了南天竺的诸邦国,然后和三国瓜分天竺。”

  “我军就停留在印度高原边缘,元军要是南下,一定会和占领北天竺的三国大战。而我大唐就坐山观虎斗,随时俯冲而下,给元军致命一击。”

  崔秀宁笑道:“好吧,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不过,元廷今年是不会出兵的,怎么也要等到明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关中,也不会出兵。”

  “元廷一日不出兵,天竺南部那些诸邦就奈何不了三国联军。但三国联军对婆罗门如此残酷,也很难拓展土地了。接下来,双方要打很久。”

  李洛道:“让他们往死里打。尽量把天竺的婆罗门灭掉。萧焱兄妹拿某某教和婆罗门的土地封赏给将士,以及投靠他们的天竺人,算是个办法。”

  两人讨论了半天,终于把话题换到关中。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李洛吟道,“贾岛这一句诗,气势真的太强了。我们计划八月出兵,十月占领关中,真的很期待啊。”

  崔秀宁道:“特察局关于关中的地理情报,已经搜集整理的差不多了。我看了一下,你说的对,关中目前的环境,和后世大不一样,还是很不错的。”

  “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核心问题在于水源。如果多引入一条两条青藏高原的水系进入关中,那就截然不同了。”

  李洛很赞同。

  华夏的水系源头,主要就在西部。可关中反而水源不足,主要是青藏高原的水量,对关中分润的太少,导致西南水太多,经常洪水,西北水太少,经常干旱。

  要是在水系分配上,做到以有余补不足,那就千年未有的战略大胜局。

  “关中的棋子该动了。”李洛说道。

  崔秀宁道:“我马上给特察局下令,启动汉中之虎!”

  ps:蟹蟹支持,晚安!这几天每天五点起床码字。

  /2_2540/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清逸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