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9章:当各国面,定敌寇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物,历朝历代皇帝常被喻为太阳,由于国书中的“没”含有“终”、“尽”、“完结”、“衰落”等义,“日没”二字在中原皇帝的眼中无疑会被认识为含有国家灭亡的暗喻。所以,隋武帝火冒三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到了次年,隋武帝派使臣裴世清随同小野妹子在大业四年四月离隋赴倭,代表大隋问责,倭王推古天皇只能道歉“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

  然而这事还没算完,隋帝武还让裴世清借机收集倭国准确消息和航海图,如果不是因为高句丽之战和内战。杨侗相信以隋武帝的心性和脾气,搞不好真就挥师渡海,将倭国给灭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不管是恨隋武帝,还是喜欢他的中原人,都对倭国没好感,在古代中原王朝一家独大是最常见的事情,在国力不对等的时刻,你倭王试图以平等身份来交流那怎么能行?正是出于这种民族尊严,所以即使在中原文明处于绝对劣势的时期,如石敬瑭、赵构将天子冠冕置于尘埃的儿皇帝依旧罕见之极。

  现在海军呈递上来的倭国国书,依然是用汉字写,虽然没有再用“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开头,但却依旧把自己摆在和大隋平起平坐的位置,只是知道中原王朝的皇帝不喜‘日没’,是以改称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企图蒙混过关。

  “倭国使臣可在!”活着背死人谥号的杨广计不计较这称谓,杨侗管不着了,杨广也不管了。但是倭国这玩意他迟早要收拾干净,而且他们今日既然吵着来参与朝会,正好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以让各国知道大隋,永远都是天下的中心,想和大隋平起平坐,门缝都没有,而且,只要表达出恶劣的态度,相信半岛之上的三个国家对倭国的态度也会跟进,从而让他们在海中心得不到半点大陆文化精髓。

  “外臣犬上御田耜、矢田部造,参见大隋天子!”

  两个小矮人依照大隋规矩恭恭敬敬的给杨侗行礼。

  “倭王好生厉害呐,以前的国书上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自认与大隋地位对等,平起平坐。现在则是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意思是说朕和大隋位居倭国国王之下?”杨侗冷冷盯着这两个小矮人,发难道:“当年小野妹子应付说倭国倭王不谙汉学,辞不达意,而据朕所知,不管是倭王推古,还是主政的厩户都是精通汉学之辈,现在你二人又作何解释?”

  厩户即是圣德太子早年名字,意思就是出生在马房前的皇子,此时杨侗称呼,自然是一种蔑视。

  “回圣上,我天皇陛下……”

  “天皇源自道教,乃是道祖之尊称,朕是不是需要跪着接这份‘天皇’所写的国书?”语锋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