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8章贾耽制图40册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研究之所。卢砧父子平日里除了偶尔巡视匠人干活,就在此处试验活字印刷之术。

  活字印刷术最早由北宋的毕昇创造而出。据李宁所知,毕昇所制的是胶泥活字。就是用胶泥做成大小一致的毛坯,刻字之后过火烧硬,排版时随取随用。

  试验阶段,李宁也时常去指点一二。胶泥烧成活字倒是不难,远比木板刻字容易得多,但印刷上总有一些难度。烧制活字排版不奇、松散易动,不及雕版印刷方便。李宁知道毕昇是用胶泥制成活字,已是不易,尚不知毕昇是用何种方法克服这一困难。

  后来李宁中秋第二日天,无意间看到了屋内烛台上燃烧殆尽的蜡烛,突然想到一方法。他让卢砧用融化的蜡铺在底板上,固定胶泥活字,几经试验,终于奏效。实际上毕昇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将松脂、蜡和纸灰混合成药剂,并用平板把板面压平整。

  但后来李宁又为活字取材犯难了,他清除的知道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可是,胶泥活字虽容易雕刻,但着墨力弱,干燥易裂。而木质活字,虽着墨力强,但刻制困难,遇水易变形。

  两者各有优劣,卢砧常年雕刻、技术娴熟,认为木质活字更好,而卢砧之子卢槐则认为胶泥活字更好。二人多次试验也没分出孰优孰劣,李宁也不知毕昇为何选用的是胶泥活字?

  李宁见卢氏父子出现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就让他们自个研究改进。而后李宁说半月之后要考验一番,让二人比拼印书。

  正巧此时杜佑献上《通典》一书,李宁便拿来考验他们,并说:“何人率先制书二十本,日后便择优选用此等技艺。”

  卢氏父子比拼印制书十一万字的食货典,不想仅仅两日便成功了。两人各自为战,所用之时间略有不同,卢砧采用的木质活字率先印成二十本。

  而后李宁就拿着这四十余本书,让李忠言带着,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集贤殿。他仅仅两天便在制作了大量书籍的举动,震惊了集贤馆所有人,连柳宗元都不得不真心佩服。

  而后李宁成功从集贤馆搞出了全套的《通典》。李宁选用家世清白,值得信任的部分工匠加班加点,终于在一旬之内做出了一百本《通典》。

  皇帝李适得知后十分高兴,他听从了李宁的建议赏三品以上官员每人一本,共49本,各道各镇官学各一本,共22本,剩下之书日后赏给有功之人。

  李纪书铺和集贤殿众人都得

  第038章贾耽制图40册(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到了赏赐。李宁更是得到了皇帝李适的特别宠爱,许他可以进出集贤殿,印制书籍。

  李宁高兴坏了,第二日就跑去集贤殿搜刮珍奇书籍,看上了就直接命人抱走,印他个几百本再说。

  次日,李宁再来挑书时,身后就一直跟着柳宗元,甩都甩不掉。

  柳宗元对于李宁的举动也敢怒不敢言,只是密切监视,并在纸上一字不落地记录着李宁拿取何书何籍,几卷几册。

  李宁逛累后,便跑到一间精致的雅房休息,可算是躲过了像跟屁虫一样的柳宗元。他闲来无事正巧看到书案上有一硕大舆图,约三尺见方。李宁先前见过此时的舆图,大多简陋,且只大致勾勒了黄河长江的基本轮廓。

  而这张舆图制作精美、轮廓清晰,河流众多、山脉详尽,州郡府县、悉数俱全,已比较接近后世李宁所见的地图了。

  李宁看着这张舆图,运用他后世的地理知识,纠正了一些错漏之处,将台湾岛、西南河流、东北新罗、西域天竺等地稍加修改。

  随后李宁就离去了,但李宁的改动直接震惊了当今第一宰相贾耽。

  贾耽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以右仆射之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已有八年之久,深得皇帝李适的信任。由于“安史之乱”和“奉天之难”使得朝廷丧失大批典籍图册,精于骑射、喜好地理的他,慢慢搜寻地质资料,经过17年的努力,终于绘制而成举世闻名的《海内华夷图》,并著有《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