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2章志道同合结新朋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居易和元稹走后,众人重新落座,略有几分尴尬。

  纪昆首先打破僵局道;“会真诗情真意切,也有不少人误把元九郎当成张生。昨日平康坊内,元九郎就和一士子生了冲突,所以适才方恼,宁弟不要见怪。”

  李宁惊叹,原来这元稹早就做好可能被拆穿的风险。那张生确有其人,还是元稹在蒲州所遇的落魄士人。他将罪名都推到一无名士子身上,倒是给自己满身才名。

  李宁派去河东探查之人还没回来,自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三道四,只好任元稹作威作福。他倒不在意小小元稹,只是白居易这位大才子竟也和元稹做了好朋友,着实可恨。

  事实上,白居易和元稹这对好基友,历史上就是此时认识的。二人之间超乎寻常的友谊连两三本耽美都写不完。

  元稹十五岁就考中明经,很早出来混社会了,见多识广,口才无双,又长得高大英俊,帅气逼人,不知迷倒了多少女性,连白居易都整天跟着他喝花酒。

  元稹靠着会真诗出名之际结识了白居易,二人一个明经进士,一个科举进士都在守选期间,无官可做,常去平康坊押妓寻欢。酒酣耳热之后,两人逐渐敞开心扉,畅谈天地。

  元稹:“我少时家贫,食不果腹。”

  白居易:“少遇战乱,颠沛流离。”

  元稹:“家父早亡,形单影只。”

  白居易:“家父早殇,孤苦无依。”

  元稹:“我非汉人,乃鲜卑人,拓跋后裔。”

  白居易:“我亦非汉人,乃西域人、龟兹遗族。”

  元稹:“我少时好学,十五岁中明经。”

  白居易:“我自幼聪慧,喜爱诗书。”

  元稹:“我曾有一红颜知己。”

  白居易:“我亦有一青梅竹马。”

  元稹:“我曾辜负于她。”

  白居易:“我亦不知其所踪。”

  两人发现彼此相同点实在太多了,相互引为知己。

  李宁虽与白居易有大恩,但也只是暗中帮忙。白居易或许只是以为这是东宫之人有意拉拢,他和李宁年龄相差较大,并不是挚交好友。

  也许是元稹忽悠人的技术比较高明,在东海楼冲突事件过了许久,李宁也不见白居易来找过他一次。

  李宁好不容易认识的名人就这么离他远去了。他刚开办李纪书铺之际,尽心尽力地帮白居易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宣传诗作,让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高中,随后还帮他返回洛阳侍奉重病的外祖母。

  不曾想白居易信了刚认识

  第042章志道同合结新朋(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的元稹,不信李宁。李宁虽然很不甘心,但也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李宁心想:“你白居易不就是会写点诗嘛,有才华可不止你一个。”随后李宁自己物色人才,网罗贤士。在此期间线装书大火,李纪书铺已经成为了长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