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8章陛下揽权当宰相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以为中兴了大唐的皇帝李适,随后竟突然产生了自己当宰相的冲动。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适甚至下诏停止大臣在前殿奏事,诏曰:“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牙奏事,如有陈秦,宜延英门请对。”

  意思就是大臣们不用来宣政殿报告事务了,有重要事情必须当面奏报就到延英殿大门登记,请求召见。

  不少朝臣们听到这道圣旨,纷纷不明所以,还都以为皇帝骄傲自大,不理朝政,只顾享乐去了。

  确实皇帝李适都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了,最近国家又喜讯连连,颇有中兴之象。

  事实上,皇帝李适不上朝并不是贪图享乐去了,而是他要独揽大权、事事躬亲。甚至亲自选用自县令以上的所有官员,以致宰相和中书省只负责颁布文书,形同虚设。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适肯定是日理万机,除了要处理国家大事,竟连底层官员都亲自任命。在李宁眼里,除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拼命外,就数他这位皇曾祖了。

  你可能要问了,年过六十的他不会过度劳累,为何依旧乐此不疲?

  原来李适选拔官员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贿赂他。

  在李宁前世的认知里,皇帝公然大肆卖官,收取贿赂的只有东汉灵帝和唐朝德宗两位奇葩了,他们卖官还都卖得花样别出。

  东汉灵帝起码还把官职明码标价,价高者得。而李适则全凭喜好,毫无任何原则可言。

  皇帝李适常常主动要求地方向他进贡各种贡品,还养了一大批宦官到各地担任监军。李适就暗中授意这些宦官直接向政府衙门公开索取贿赂,称为“宣索”。

  贿赂过宦官的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有很多地方官都明里暗里的贿赂宦官。

  李适经常举行各种宴会,各种祭祀,各种游猎,每次都有许多地方敬献钱财。此外还常常修筑城墙,扩建宫殿等手段从各地索要钱财。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皇帝李适甚至还专门搞出了各种收取贿赂的项目,他让天下各道各镇及各州各县都要进奉的“税外方圆”和“用度羡余”。

  不少朝臣都上书弹劾过此事,但皇帝李适根本不与理睬。他实在忍不了一些官员就贬了他的官,让其闭嘴。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宰相更换更是极其频繁,就是不听话就换,谁听话用谁。

  为了美化卖官,李适将官员的贿赂称为“进奉”。各地节度使为了满足李适的贪欲,以“进奉”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剥削百姓。

  第048章陛下揽权当宰相(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开始各地节度使还只是每年进贡一次,称为年进,后来逐渐发展为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贞元末年甚至出现了每日进奉一次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