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65章平凉之地设原州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西和吐蕃的战事结束后,皇帝李适独掌大权,宰相难以管事,官员多有不满者。

  此时朝中上下,唯有韦皋和杜佑的话,李适能听得进去。韦皋和杜佑分别来自京兆最顶级的两大望族:韦氏和杜氏,二人又分别在唐朝最富庶的剑南和淮南任职多年。

  不同的是,韦皋总镇西川,招降南诏,打败吐蕃,战功显赫,乃当世名将。杜佑节度淮南,整兵设营、富国安民、政绩斐然,又安定徐州、助平淮西,所献《通典》博大精深,乃文武全才。

  所以,就有大臣暗中联系杜佑,请他回京师劝谏皇帝。杜佑如此功绩,回朝后必会被朝中人提议担任宰相。

  对于这一点,杜佑自己也明白。他虽不是贪图宰相高位之人,但也不想让大唐刚出现兴盛的局面,遭到皇帝肆意破坏。

  于是,杜佑就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断上书请求朝廷派人接替他的官职。

  皇帝李适很宠信杜佑,不忍夺他所请,所以让岭南节度使、检校刑部部尚书王锷,担任淮南节度副使兼行军司马、检校兵部尚书。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年初,杜佑回朝,皇帝李适亲自接见了他,而杜佑所谓的“病”也渐渐好了。

  李适独揽大权半年之久,大修含元殿也没有大臣当面反对,宰相都顺从他的意思。他竟渐渐觉得宰相不太称职,恰好为天下人敬重的杜佑来了,李适也有让杜佑为相的打算。

  就在此时,安南突然发生叛乱,李适急忙找杜佑和赵昌商量。

  杜佑在担任十几年淮南节度使之前还任过几年岭南节度使,对安南也还算熟悉。他听过赵昌之言后,认为安南顷刻即安。

  事情果然如杜佑所料,李适当天晚上就接到了叛乱快速平息的消息。

  皇帝李适极为佩服杜佑,认为他有先见之明,很快拜为宰相,担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充任太清宫使。李适又听从杜佑的建议,把王锷提正成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

  王锷也是一位战功赫赫之人,早年帮助过还没任宰相的杨炎。在曹王李皋账下时,曾单枪匹马,深入敌营、成功诱降叛将王国良。李希烈叛乱时,他又抢渡长江,袭夺蕲州。因功前后升为江州刺史、鸿胪少卿、容管经略使、并接替杜佑担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十余年。

  不得不说,皇帝李适在位这二十多年,虽然不信任宰相,屡次换相。但他却极为信任各道各镇统兵的节度使。

  剑南的韦皋、山南的严震和严砺、淮南的杜佑、岭南的王锷、安南的赵昌、徐州的张建封、陈许的曲环、宣武的刘玄佐、昭义的李抱真、河中的浑瑊、河东的马燧和李说

  第065章平凉之地设原州(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振武的范希朝、天德的李景略、夏绥的韩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