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知识青年插队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知识青年插队

  一直到天彻底黑,王满银家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他先把大黄放开,这才准备做晚饭。

  有这家伙守门,晚上可以做顿好的了。中午啃两个玉米窝窝根本不顶饿,肚子早咕咕叫。

  没说的,捉两条鲫鱼清蒸,再炒一盘鸡蛋地软,焖些白米饭,美滋滋吃一顿。

  这年头没有高压锅,也没有电饭煲,想吃米饭只能铁锅焖。

  刚开始王满银焖米饭掌握不住,要么锅底糊了,要么半生不熟。

  后来找到技巧,主要多放水。等米饭焖得差不多了,再把多余的水舀出来。

  之前买了十斤大米,根本没敢怎么吃,现在已经所剩不多。

  不过倒不用发愁,培育水稻苗的试验成功了。

  实践证明,米粒真的可以发芽,而且出芽率并不算特别低。根据王满银推测,自己从黑市上买来的稻米,很可能农民用土法脱粒的,因此胚芽留存率比较高。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不过和他没多大关系,接下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

  原西县距离罐子村六七十里地,来往一百四十里。如果当天去当天回的话,天不亮就要出发。

  “连顺叔,为啥让我去?咋不派别人。”王满银忙摇头道。

  等收工回来,早有几个人在下边路边等着买东西,旁边还有一群孩子凑热闹。

  将对方送走,他也没了睡意,索性生火做饭。

  结果刚生着火,又有石川村的村民过来买农具。

  都是同村村民,他也没好意思拦着对方。

  “根据公社的指示,这次咱们罐子村分了十个知识青年,到时候需要派人去原西县城迎接,会后各队派一辆毛驴车……另外,知识青年来咱们罐子村插队,是XX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生活照顾好……”

  吃过早饭,王满银照例留大黄看家,自己则去生产队挣工分。

  王满银想的倒挺好,结果天刚蒙蒙亮,就听到大黄汪汪叫。

  王连顺也知道这事儿有点不地道:“嘿嘿,没办法,谁让你这怂货还没结婚呢。再说你以前常在外边跑,见过世面,也能和知识青年们搭上话。现在村里证明都开好了,伱不去也得去。”

  填饱肚子,将锅碗收拾干净,王满银开始在煤油灯下算账。

  等结婚后,还是让兰花在家守着店。

  开完会,王满银便随着人群离开。

  来人是王云刚家的婆姨,说早上做饭发现没盐,拿两个鸡蛋换半斤盐。

  这情况,王满银根本没有料到。

  近段时间生产队的土粪清理完,没早工可挣,明天可以晚点起床。

  说完,他拿出一张盖着大队公章的信纸。

  可不是吗?红火年代到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这一年开始的。

  王满银原本以为知识青年插队的事儿和自己没关系,谁知道他刚睡下,就听到大黄汪汪,跟着王连顺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