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好办法啊!老朱的悔恨!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

  “任何奏章,不得由一人批阅,须三名以上的咨政员,皆签字无异议后,方能正式形成处理意见。”

  “否则,便继续商议,或奏请皇帝定夺。”

  实际上,这样做的话,咨政处便没有任何实权,仅仅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有事秘书干。

  没事……

  嗯,咳咳,没事闲着就行了。

  而且,秘书之间相互监督,谁也不可能总揽大权。

  老朱微微点头,对于他这个制衡方案,表示满意。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便是密奏。”

  朱允熞道:“这是重点之重。”

  “如今大臣们的奏章,都是通政司进呈的。”

  “在皇帝批阅之前,一干官员就已经看过。”

  “批阅之后,看的臣子,就更多了。”

  “但朝廷的许多事情,不宜公开处理。”

  “而且,有被暂扣的风险,也不利于下情上达。其次是程序太繁,运转速度十分迟缓。”

  “再则,由于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限制。”

  “一些自许清流的官员,更是借上奏之机,大造声势,为自己博取美名,向皇帝施加压力,使政事更难以处理,可恶至极。”

  说到这里,老朱的神情也变得更加专注起来。

  对于那些自命清高,扯着封建礼教大义的虎皮,来教育皇帝,斥责皇帝,为自己博名声的文官,老朱也是十分头痛。

  每年朝廷总有许多事,就被这些人给生生耽误了。

  但这可不是拿起屠刀,一杀了之的事情。

  莫非熞儿有办法解决?

  朱允熞道:“皇爷爷可以挑选一些重要的大臣,地方督抚,钦差御使,或者其他特殊位置的官员,授予他们上密奏的权力。”

  “所谓密奏,一是必须由撰写人亲自书写,绝不许由别人代笔,透露给第三者,否则,加以治罪。”

  “若武将文化水平不高,识字不多,简单记事即可,无须讲究太多的君臣礼仪。”

  “宫中可以特作装密奏的特殊匣子,封匣之后,除非毁坏,否则绝无法打开。”

  “密奏送上来,直达御前,不经第三人之手。”

  “皇帝朱批之后,再封入密匣之中,送给上奏的大臣。”

  “整个过程,无第三人参与,奏了什么事,只有皇帝和上奏的大臣知道,其他人皆不知。”

  “官员收到朱批,阅览之后,除非有须要公开下达的旨意。否则,朱批和原奏章,应再度密封,送回朝廷秘密存档。从此,除非有皇帝旨意,否则,任何人不得再翻阅。”

  “如此一来,皇帝可以与地方重要官员商议国政,不经第三人之手,不入第三人之耳。”

  “官员们可以相互监督,有事能直接向皇帝汇报,不会被其他人阻隔。”

  “若有中枢大臣,或统兵大将,或其他重臣结党营私的,也可以密奏的形式,直达御前,上启天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