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三管齐下!掌握世界的根本之要!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到新钞之后,很多人也同样不放心,又将其换成白银。

  对此,人民银行一律兑付。

  除此之外。

  朱允熞还命令官方的粮价,一律不许涨价,但只收人民币,不收白银。

  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货币,正常而言,粮价就会上涨。

  就算朝廷强制稳价,也难以稳住。

  但今年的情况,却是有点不同。

  甘薯已经种植成功,明年就要大面积推广了。

  民间的百姓,都从报纸上得到这个消息,很多人还拿到了朝廷发放的甘薯种。

  朝廷的官员,更是亲眼见证。

  甘薯有多高的产量!

  自古以来,花大量的钱,抢购粮食,囤积居奇的,就是大户富户。

  普通的老百姓,哪有那个能力呢?

  既没有足够钱,也没有足够大的粮仓,可以屯粮。

  只有大户和富户才可以。

  但他们已经知道了甘薯即将推广种植的消息,这时候屯粮,岂不是傻吗?

  大户富户们的消息来源,可不仅仅是《百姓日报》这样的报纸。

  为了确认真假,他们也各显神通,向朝廷官员打探。

  当日挖甘薯是朝廷官员都在的。

  自然很容易验证真假。

  知道甘薯是真的高产之后,就没有大户富户去屯粮。

  相反,他们还想将自己以前屯的粮食,大部分都卖掉。

  毕竟,他们很容易判断,甘薯若是真的高产,哪怕不能取代主粮,只是做为辅助,也会使得主粮的需求减少,粮价下跌。

  此时不卖,更待何时?

  朱允熞却是下令,朝廷在各地的粮仓,仍按原价收购,不许趁机压价。

  米贵伤民,谷贱伤农。

  粮食价格最重要的是稳定。

  既不能太贵,也不能太便宜。

  这只能通过国家调节。

  在丰收的时候,收购多余的粮食,进行贮藏。

  遇到灾年,则将粮食放出来。

  如今水泥已经被发明出来,正好可以用于地窖粮仓的建设。

  人民币能自由兑换白银,还能用于购买粮食。

  如此一来,就有了双重保证。

  但问题也同时出现。

  有许多富户大户趁着这个机会,将家中的存粮都大量卖出,反正有朝廷保证价收购,不亏还稳赚。

  换得人民币之后,又将其去人民银行换成白银。

  对此。

  朱允熞的反应是收。

  全部收!

  他有足够的底气。

  一亿两白银的准备金,绝对管够。

  必须要将人民币的信誉,一举建立起来。

  何况,他们这样换来换去,人民银行还能赚大量的手续费。

  除此之外,国家粮食的库藏,也能大大充实。

  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故而,那些大户富户敢卖,他就敢收!

  同一时间,《百姓日报》也鼓足了力气,全力宣传“人民币”的种种好处。

  白银是如何如何不方便,难以切割,难辨真假,难以携带……

  报纸上编出一个个的故事。

  比如讲述某位商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