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千古未有之事!咱听你的!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高达五亿两,计五千亿钱。

  但这笔钱到现在为止,仅仅花出去一亿两。

  剩下的四亿,都还在国库里面躺着。

  怎么将钱花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赏赐功臣将领,王公侯爵?

  那只能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更富。

  钱,要发到老百姓的手中。

  但怎么发,就是一个大学问了。

  后世现代国家,都为此头痛不已。

  不断的放水,钱却不投入到实体经济中。

  大量的金钱都在空转,通胀走高,百姓的财富,却没有增长。

  因而造成了不少社会问题。

  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但如今的大明,经济结构简单,花钱的问题,较之后世,反而容易处理得多。

  朱允熞想到的办法,就是大修工程,通过支付劳动报酬,将钱花掉。

  这样,国家需要的工程,得到了建设,印出来的钱,也发到了老百姓的手中。

  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老百姓有了钱,才会去购买东西,还会极大的刺激商品经济的繁荣。

  再有一点。

  因为要服徭役,在实际上就对老百姓进行了人身限制。

  很多徭役是不允许交钱抵役的。

  百姓必须留在原籍,不能离开当地,否则,就是逃役。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限制了人口流动,实际上就限制了经济发展。

  第五点,不用服徭役,老百姓的负担会大大减轻。

  大家都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这是收买民心最好的办法。

  第六,徭役由地方宗族负责。

  所谓皇权不下县。

  官府依靠地方宗族来治理,分配人员服徭役。

  这又造成了地方宗族的权力过大。

  一方面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另一方面也对底层百姓形成更大的欺压。

  不用服徭役,宗族的权力,就会大大削弱。

  而且,因为免费的徭役人员,是地方宗族负责召集,他们也就同样负责管理。

  包括很多日常事务。

  受人管,听人令。

  这些人受地方宗族的管理,自然也听从地方宗族的命令。

  如此一来,造成地方宗族坐大,国家管理乏力。

  一旦这些人变成领国家的俸禄,由国家负钱,那就是“公务员”。

  只听国家的命令,而不听地方宗族的指挥。

  皇权不下县的局面,就会得到彻底的扭转。

  基层的治理,将有改头换面的变化。

  治理国家最重要是县治。

  县治又以吏治为要。

  可如果那些“吏”,绝大部分都是没有编制,不拿薪水报酬,不受朝廷管辖的人,又如何治理?

  天子与胥吏共治天下,这不是好事!

  封建王朝的官府机构是非常精减的。

  但临时性,征发来的人,又太多了。

  第七点则是大量的钱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会极大的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

  由此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又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还有一点,通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