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七岁娃娃,不足为虑!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念头。

  因为他们代表着天下的文人。

  太子有天下文人支持,还能如何换呢?

  同样,有这样的人物辅佐,朱元璋便有理由立其为储君。

  朱允炆自己不出头,不显山不露水,却将一个七岁弟弟推到前台,委实是高啊!

  朱允熞一个小娃娃,又不是嫡长,谁都不会认为他有什么争储的本事。

  他的所作所为,功劳必然记到一母同胞的亲哥身上。

  而外面的风风雨雨,却有这位弟弟挡着,他隐于背后。

  想来爹爹必定洞明其意。

  朱棣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以前倒是没有看出来,这位侄儿竟有这样的本事,小瞧了他。

  “大师,你觉得此人的智慧比你如何?”

  道衍微微一笑,摸了摸胡须,道:“若论算账的本事,就凭他提出的复式记账法,我自是大大不如的。”

  “但若论谋略计算,老纳自问不会输给天下任何人。”

  言语之间,豪气顿生。

  朱棣笑道:“大师别忘了,他也提出了平定北元的谋略,固藩。”

  道衍笑容顿时僵住,摸胡须的手,也停在了那里。

  朱棣哈哈大笑。

  平日里道衍总是自许自己才华天下第一,谋略心算无人能及。

  今日总算看到他吃鳖,朱棣顿觉十分畅快。

  “说起来,今日还有一桩事。”

  “我那七岁侄儿朱允熞还写了一首诗,咱爹很是欢喜,已下旨登印刊发,晓谕全国。”

  说着,他将那首诗念了出来。

  道衍听完,轻声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大的口气,好高的志气。”

  朱棣道:“有传言说,此诗是朱允熞无意中听一无名和尚随口念诵,背下来的。和尚念完之后,就不见了踪迹。”

  道衍冷笑道:“那无名和尚,还帮他出管账的法子,平北元的法子,难道这些也是随口念诵不成?”

  朱棣沉思了片刻,道:“这人身份不明,我安插在他们府上的探子,也没有能打探出情况。”

  “我那两个侄儿,也就与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秘密议过事,莫非是他们……”

  道衍白了他一眼,道:“殿下平日何其聪明?今日怎么反而愚笨了呢?”

  “方孝孺等人不过是腐儒而已,吟诗作文尚可,谋略营算不过是小儿水平,哪里想得出如此高明的平戎之策,管账之法?”

  “朱允熞的背后,必定另有他人。”

  朱棣叹道:“这人一直躲在暗中,却是要想一个法子,将他逼出来。”

  道衍没有立即答言,拿起一颗黑子,目光望着棋盘,在手指间把玩着棋子,一直不落。

  许久,才开口道:“朱允熞之前指点蓝玉避祸,却是有些奇怪,不似争储之举。”

  朱棣若有所思,旋即又转颜道:“或许只是以退为进的招数,不争为争。”

  道衍轻轻摇头:“指点蓝玉,有违圣意。以此人的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