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这么巧?我只是看戏的!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商人地位低践,而朝廷税赋不足,只能加重田税。”

  “加征商税之后,国库充盈。田税就可能降下来,至少保持不变,不致因朝廷有事而再次加征。”

  “商人拿到税证,地位提高,哪怕赋税重一点,他们也十分乐意。”

  “经商的人多了,竞争加大,利润就会降下去,价格自然跟着降低。”

  “朝廷多收了钱,商人提升了地位,南杂北货的价格因竞争大而降低,百姓负担减轻。”

  “此一举而数利,如何而不为?”

  魁梧男子声音宏大,有若洪钟,震得人耳膜都嗡嗡作响。

  朱允熞不由得对此人刮目相看,没想到这名粗犷汉子,竟有如此见识,胜过不少朝廷大臣了。

  众人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楼中再次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进来。

  “是方先生来,方先生经常出入皇孙府邸,应该知道其中的内幕,何不请他说上一说呢。”

  楼中人群顿时涌动。

  朱允熞瞳孔微微缩了缩,倒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方孝孺。

  他不是应该今日离京去汉中吗?

  刚好出城碰到?

  真就这么巧吗?

  朱允熞不愿与他相认,当即向侍卫使了一下眼色,身影钻到侍卫的身后,不让方孝孺看见。

  此时酒楼内人群聚集,方孝孺忙着与众人打招呼,自然不会注意到他。

  方孝孺在士林中的威望很高,集贤楼内的儒生,都忙着与他见礼,立即有人追问四皇孙诗才之事。

  “那日我在府中,亲耳听得四皇孙说,那首“江山代有才人出”乃是从一名和尚那里听来的。”

  “四皇孙虽然聪慧,但也不致于七岁便能出口成诗。”

  “须知曹子建独占天下八斗之才,写七步诗之时,也已年近三十。”

  “若有人能以七岁之龄,在须臾之间,吟出这般高作,我辈读书人这辈子的书,可就都白读了。”

  “陛下逼得紧,皇孙殿下一时情急,才用从无名和尚那里听来的诗搪塞。”

  “世人不辩真理,以讹传讹,或溜须拍马,是为可笑了。”

  这番话立即引来了一大片的赞同。

  连贾岛这样的大才子,都说过“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读书人才知道真正高明的诗作,要写出来有多难。

  所谓即席吟诗,实际上大多是先有腹稿,推敲了许久的。

  而且,世间诗作千千万万,真正称得上佳作的,其实不多。

  若四皇孙殿下,一个七岁的小儿,在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内,就能写出那般佳句,他们这些人,真是几十岁的年龄,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对于那名身高魁梧的大汉,众人都投来鄙夷之色。

  此人一看就是粗鄙之人,哪里知道读书人的事,夏虫不可语冰。

  “那方先生又是如何评价四皇孙殿下的那两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呢?”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