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他抱上了马背。

  朱棣笑道:“你是第一次骑马吧?只要牢牢抓住缰绳,坐稳坐牢,就没有什么问题。一回生,二回熟嘛,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天天在马背上打滚了。”

  朱允熞刚上马背,仍是战战兢兢,闻言便道:“侄儿哪里能和四叔比呢。”

  朱棣哈哈大笑,对旁边的马和吩咐道:“你骑马跟在旁边,照看好四皇孙。”

  马和应了一声,骑马跟在朱允熞身旁。

  朱棣扬鞭,策马奔腾。

  朱允熞紧紧跟上。

  初时还觉得很是害怕,慢慢就放开了许多。

  他骑的马匹应该是经过特殊的选拔,性子平和,骑起来很稳。

  前方,朱棣张弓搭箭。

  “砰”地一声,一箭射出。

  箭矢疾飞,不偏不倚,正中一只奔逃的野兔身上,野兔挣扎了两下,不再动弹。

  周围的将士顿时喊起一阵阵叫好声。

  朱允熞也试着将弓箭拉开,对着停在树上的一只老鹰射去。

  “砰”地一声,箭矢准头极好,距离那老鹰,也就是偏了四、五丈而已。

  而他受那弓弦的反弹之力一震,身体一个踉跄。

  旁边,马和眼疾手快,长手将他扶住,他这才没有跌落下马。

  周围的将士,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

  “这也太难了!”

  朱允熞气鼓鼓的将手中弓箭一扔,丢在地上。

  朱棣在一旁笑道:“熞儿,这东西可不能丢,这可是咱老朱安家立业的根本。”

  “咱老朱家能打下大明江山,靠的可不是诗词文章,而是兵马弓箭。”

  “你是皇爷爷十分看重的孙子,将来说不得要执掌大明江山,可不能在这上面犯糊涂。”

  这几句话说得可就大有深意了。

  说话的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此时朱允熞正在气头上,多半不会深想。

  但朱允熞反应极快,立即便听出了弦外之音。

  “四叔你言重了,咱老朱家虽是马背上打来的江山,靠的不也是皇爷爷一手之功吗?”

  “如今皇爷爷子孙众多,执掌江山者却只需一人。”

  “我这辈子,就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王爷。”

  “军国大事,自然有四叔这样的能者多劳。”

  “我们做臣子的,只管坐享其成,过太平日子就好。”

  这番话说得很平和,态度颇似不以为然,随口应之。

  但言语之间,却暗示自己认定的帝王,乃是他朱棣。

  朱允熞是真没有太大的兴趣,与朱棣去争夺帝位。

  和那些大臣打交道,周旋于权势争夺,勾心角斗,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精明人之间,真累啊!

  哪里比得上做一个逍遥王爷快乐呢。

  但偏偏,他还无法洗涮自己的嫌疑。

  朱允熞顿了顿,想起自己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又接着补充道:“就算要尽做臣子的本份,也至多出谋画策,给出建议就行了。”

  “天子乾纲独断,臣子谨守本分,方是长治久安之策。四叔,你说呢?”

  朱棣的眼神内,掠过一丝诧异之色。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道衍,却见对方也是满脸震惊。

  倒不是道衍觉得他这番话有多高的见识,事实上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

  朱允熞亦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表什么真正的高见。

  真有真知灼见,现在也不是说的时机。

  只是他这一席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露。

  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又是骤临变故之下,还能说出如此言论,要么就是他多智近妖,要么就是他真的早已认定,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朱棣旋即收回目光,笑道:“你小小年纪,就有这番见识,怪不得皇爷爷喜欢你了。”

  看来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了。

  朱允熞很无奈,也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

  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弓箭,气犹未消,道:“弓弩难射,掌握极为不易,咱大明不是有火铳吗?为啥不用那个?”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