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老朱感动哭了!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上来。”

  很快,禁卫们将一尊尊的灵牌都拿了上来。

  “皇爷爷,这是在吴府发现的蒲氏祖宗灵位。”

  “这里还有蒲氏族谱,上面记载着蒲氏后人为逃罪,改姓之后的姓名。”

  太监连忙下拿着,递上去。

  朱元璋翻开看了一下,怒道:“果然是蒲氏逆贼,竟然还死性不改。”

  “熞儿,伱铲除叛贼有功,咱要重重赏你。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啊?”

  刚刚还在攻击弹劾朱允熞的大臣一个个惊得说不出话来。

  敢情自己等人说了这么久,全部都是一个误会?

  朱允熞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可他们身为大臣,没有查清真相,就上书弹劾,这可不是妥妥的昏聩无能吗?

  一时间,刚刚说话的大臣都一个个后悔不迭。

  有些人也看出来了。

  今日的事,恐怕四皇孙殿下演的一场戏,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攻击他的人跳出来。

  “为皇爷爷分忧,乃是孙儿份内之职,不敢要任何赏赐。只是锦衣卫将士用命,浴血奋战,方剿杀贼寇一家,请皇爷爷论功行赏。”

  “好!”朱元璋道:“不愧是咱老朱的孙子,不骄不躁,是个好孩子。”

  旁边,顾宽再度出来,问道:“臣有一惑,不知四皇孙是何时得知吴忘庚实乃泉州蒲氏后人一事?从何知晓?”

  朝中的官员也都回过味来了,此事才是关键啊。

  堂堂皇孙,为何会突然查出这样的事呢?

  朱允熞拱手道:“吴忘庚与卜思北乃是本家,皆是泉州蒲氏改姓。”

  “我奉了皇爷爷的谕旨,审理卜思北一案。”

  “不敢慢怠,于是一边令顾大人严加审理卜思北,一边暗中调查,顺腾摸瓜,查到了吴忘庚。”

  “不料,此贼获悉之后,竟试图派人刺杀我。”

  “幸中山王之女徐妙锦拼命护卫,我才侥幸逃出。”

  “吴家反迹已现,我这才连夜调兵,将其剿杀。”

  顾宽怔住了。

  卜思北竟然也是泉州蒲氏后人?

  皇孙一直在暗中调查,因此才查出吴忘庚?

  可是,卜思北不是一直关在应天府大牢,皇孙不是从来没有审过吗?

  他凌乱了。

  ……

  原来如此。

  朝中大臣一个个恍然大悟。

  对于朱允熞遇刺之事,他们自然都知道不一般。

  堂堂皇孙,就在金陵城外,遭遇刺客,这是何等惊天之事?

  但偏偏没有一位大臣提及。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认为,此事必与储君之争有关。

  要不然,朱允熞七岁小孩,谁会去行刺他呢?

  这种事情,涉及天家之间的争斗,非同小可。

  对陛下而言,又是骨肉亲情,兄弟子侄相残,何其不幸之事?

  一旦公之于众,幸或有流言蜚语传出,则会伤及天家的颜面,大臣自然不愿言说。

  围绕着朱允熞杀吴氏的事说,一方面固然是此事恶劣,另一方面也刚好掩饰了皇孙被刺一事。

  没想到,竟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只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吴忘庚,最后的垂死挣扎?

  朱允熞这席话,等于是告诉众人,吴忘庚的背后,并没有指使者。

  此事就到此为止。

  龙椅上,老朱的眼睛湿润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朱允熞吵着闹着要继承追查下去。

  特别是,知道朱允熞去了秦王府邸之后,老朱已然猜到,派去行刺朱允熞的人,肯定就是自己的儿子,秦王朱樉。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朱允熞也没有说。

  可有些事,并不需要证据。

  故而,老朱刚才才对朱樉发那么大的火气,将其软禁府中。

  但是,身为父亲,他能怎么办呢?

  杀了儿子?

  老朱真做不到啊!

  再说,真要将此事摆到台面上,朱樉派人去刺杀自己的亲侄子,那老朱家的就真的颜面扫地了。

  家丑不可外扬。

  老朱也只能借着别的由头,严惩朱樉。

  只是,他仍然担心朱允熞不愿收手。

  听闻他去秦王府,似乎是这个态度。

  没想到,他竟然这般体谅做爷爷的难处。

  太懂事了!

  一席话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吴家的头上,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也不会再因此而非议。

  这一刻,老朱感动不已。

  ……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