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风起!大明兴,南王帝!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多,困难得多。

  后世教育的普及,让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才觉得不过如此而已。

  实际上,如果真让一个不认识字的文盲,让他去认识所有初中水平应该掌握的汉字,掌握初中水平的文化知识,教育的难度,比收他为徒,教他学会耍杂技还高得多!

  后世国家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

  但实际上,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普及,如果都不识字,则人口最多,也不存在什么红利,只会成为负担。

  完全不识字的文盲,甚至可以说没有培养价值。

  因为要培养他们来收税,做会计,那太难了。

  府学的学子,至少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他们都识字。

  尽管朱允熞年仅七岁,但他走进府学,给学子们讲课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任何排挤。

  这并非因为他南王的身份。

  事实上,不管他身份多高,如果学识不够,进府学讲课,也是会被学子们嘲笑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是真正的眼高于顶。

  连帝王之家,都敢私下说他是泥腿子出身,没文化。

  老朱对此虽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他虽然动不动就举起屠刀,杀得这群读书人胆战心惊,却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思想。

  老朱才迫切希望自家能出一个读书厉害的后代,狠狠打那些读书人的脸。

  也因为如此,朱允熞才成为老朱心中的骄傲。

  神童之名,早已响誉整个大明。

  如果说之前两次写诗,还有人质疑是别人代笔,质疑是老朱“造神”。

  集贤楼的即兴题诗,则是彻底让他们闭上了嘴。

  谁不知道南王殿下有惊世之才?

  谁不知道南王殿下诗词天赋天下第一?

  他来给学子们讲课,自然没有人敢质疑。

  不过,让学子们想不到的是,朱允熞今日来讲课,讲的并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复式记账法。

  “本王已向奏请朝廷,先行在应天府成立税务所,专管征收商税事宜。”

  “此事与寻常八股科举要求大不相同,本王决定先期从你们当中,挑选人才,担任僚员。”

  这句话一说出来,下面的学子们顿时来了兴趣。

  读书是为了啥?

  科举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虽说在老朱手下当官,属实是有点惨,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抢着参加科举,以求谋得一官半职。

  现在能有一个机会,不用去考举人,考进士,就能直接当官,除了极个别自视甚高,一定要谋一个“正途”出身的少数天才,谁还不愿意呢?

  现代税制是非常复杂的。

  要在大明建立起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新型税制,首先需要的,就是培养税收人才。

  朱允熞本来并没有将这个作为重心,他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比如尽快发明定装弹,再比如制造宝船出海等等。

  毕竟,科学技术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