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 老朱:不愧是咱挑出来储君,咱眼光就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远远甩在身后。

  但编书不是小事,他也没有把握,老朱会不会同意呢?

  相传,在此之前,解缙曾经提出编篡一部大型类书的建议,但老朱却没有同意。

  不过,朱允熞觉得,老朱拒绝解缙,应该另有原因。

  他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只是隐隐这么觉得。

  “好啊!这个主意好!”

  老朱猛的一拍桌案,激动的站了起来。

  “收天下之书,汇著编成一本大典,好主意!”老朱哈哈大笑,来回踱步,兴奋万分。

  朱允熞目瞪口呆。

  没想到,老朱对于编书的兴趣,竟然这么大。

  不过,想想也正常。

  老朱小时候识字不多,只能算是堪堪入门。

  但后来哪怕四处征战,却始终不忘学习读书识字。

  足见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重视。

  要不然,当皇帝之后,也无法处理那么多奏章。

  要知道,读这个时代的人写的文章,可是需要相当高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很多大臣,还喜欢写文绉绉的文章,极为生僻难懂。

  编大典这种事,正好切中老朱的心怀。

  只是既然如此,当初他为何对解缙修书的提议,无动于衷呢?

  朱允熞暗暗思索着。

  这在这时,便听得老朱问道:“依你之见,这本大典,应由何人主持编纂呢?”

  随即,他不等朱允熞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得找一个精通百家典籍,学富五车的大儒来才行。”

  这句话似乎暗有所指?

  朱允熞一下子明白过来,笑道:“皇爷爷,孙儿连这本大典的名字,都想好,就叫《洪武大典》,至于总编纂,孙儿以为,非皇爷爷莫属。”

  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洪武大典这个名字,委实不错,好名字。”

  “不过,咱老朱的文化,担任总编纂真的行吗?恐怕还是另请大儒为好吧?”

  朱允熞一听,便知道自己这个马屁,算是拍对了。

  老朱心中高兴着呢。

  只是要故意做出谦虚的样子。

  说不定当初对解缙的提议,不予理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好自己出面,所以干脆不理。

  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之前一直有传闻说,老朱拒绝之后,还问过要如何编篡,只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皇爷爷乃当今天子,功比三皇,德比尧舜。洪武大典,汇聚华夏千年文化之精髓,理该由皇爷爷任总编。”

  “而且,皇爷爷亲自担任总编,也可以体现天子对文化的重视,收买天下读书人之心。”

  “再者,什么内容适合编入进去,什么不适合,也需要皇爷爷把关。”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显然已十分心动。

  其实朱允熞还猜错了一点。

  老朱当初拒绝解缙编书的提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解缙反对他看很多杂书。

  解缙认为皇帝应该多看儒家经典,不能沉溺于未经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