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子俊一翻白眼,还能怎样,就这样了,这船家碰到这位姑爷后是福是祸还说不定,既然先立字据,那就是婚书了,成不成亲的倒也无妨,上得船来,章子俊一边看着书童打开行藏,摸出文房四宝,只见这位秀才唰唰地书写起来,倒是爽快。最后还按了手印后,就把墨迹未干的这张“婚书”递给章子俊看,嘿嘿,章子俊一看,有才,一笔漂亮的行草,啊,啊,啊,原来是胡茂财胡公子,失敬,失敬。

  既然答应了人家上船,那就没法再赶人家走,所以跟船老大商量着让胡茂财胡公子和书童住在原本吃饭的行李仓室,这样也跟船老大一家只隔了一层船板,船老大手里拿着“婚书”关于胡公子怎么去跟船家相处,就不关章子俊什么事了,毕竟船是章子俊包的和公上缨占据中仓及前仓。

  古代出远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在半道上弄出一个偶感风寒,说不定小命就没了,最有就是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个人在某一地从小长大,随后去往远地,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特别是一些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在气候、饮食、水质的变化也会成为索命的无常鬼而客死它乡。所以在古代出远门时就会准备一些家乡的泥土,用此家乡的土泡水服可缓解此症,有条件的人家在饮食上就会做一些“卤菜”,后被称为“路菜”,这些菜主要是能保存持久的腌菜、酱菜为主。十天半月吃上一口就能缓解水土不服之症。

  所以说,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可不是简单的事,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是古人心中化不开的情结,也是其生命中的重要活动。读书和旅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读书可看作是纸上的远行,所以书读万卷,便可不出户,知天下。而远行则是知识的检验和延伸,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出行前还需要携带干粮,古代称之为路菜,有大户人家及商贾人家出行,便把他素日爱的家做活计,内款器皿以及内造精细糕点路菜之类,备办了些,路菜大多重油,稍咸,以便于保存。另外也会携带上笔墨纸砚,以便游玩路上诗兴大发时,可以随时记录下来。

  此外,茶、棋以及一些驱虫提神的中药也是古人旅行中的必备物品。家乡的茶最能缓解旅途的疲劳及各种水土不服。

  章子俊跟公上缨到是没感觉什么水土不服,可此去带了二个小后生及常年足不出户的荷香跟雪柳,就不得不准备点“路菜”了。除了多带点粮食外,还带上了二坛子腌菜,腌肉,巢湖中的腌鱼干等,别的全是凋味料,菜油、芝麻油,在明代成化年间所食的食用油主要就是菜油及芝麻油这二类,用大豆油极少,原因是压榨技术工艺落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