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二章 在火星的日常 (五千大章)_我真能看见回报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我去,这就是火星的样子吗?看起来就像是荒漠一样!”

  “问个弱智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要把基地嵌入地下啊?”

  “回答楼上的问题,火星风暴频繁,嵌入地面更安全!”

  “这个星球第一次有了人类造访,速度探测资源!”

  “回答楼上的问题,根据天体物理学原理,地球上有的资源,火星上都有,比如铁、铜、金等资源......”

  “快,继续科普啊,第一次对科普视频这么感兴趣!”

  与此同时,火星!

  王一和陈全驾驶探索者2号,3号在挖掘基地。

  很快,一个深十米,宽百米的大坑完成。

  楼小房围绕火星转了一圈,在火星的近轨发射了七八个卫星。

  这些卫星有勘测火星全貌的。

  也有气象卫星,时刻监控火星气象。

  还有信号卫星,辐射火星,作为中转站能够快速的传递信息。

  接通特定频道之后,传输信号延迟三十秒左右。

  之前是十五分钟左右,速度了五十倍!

  等地球技术在进一步,完全可以信号同频。

  也许以后玩游戏,区域要按照星球区分了。

  构建卫星矩阵之后。

  楼小房带着矿工机器人开始分析采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天后,百米基地建成。

  区域划分成四块。

  工作区,生活区,种植区,机械区。

  十一个人分工明确。

  负责种植的分别是,付薇,农科院教授。

  韩杏子,生物学教授!

  常敏,化学教授,制造氧气和生物水!

  黎紫衣,圣人团队的专家。

  负责挖矿的是楼小房,王一,陈全,何信,葛天翔。

  负责气象的专家:谭芷晴,候志强。

  负责统筹数据的是吕忠,统筹好所有的数据整合之后由楼小房检查签字,发送回地球。

  寻找合适种植的土壤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好在土豆红薯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

  众人的排泄物也都经过处理,成为巨型稻的肥料。

  红杉在基地生长的很不错,但制造的氧气,远远无法供应十一人。

  仅靠吃这些是不可能让人维持健康的。

  即便仓库里堆满了肉质食品,和脱水的干蔬菜、果干。

  但是他们总要为后来人打下基础。

  好在地球近轨站储存了不少的物资。

  按照之前的计划,他们着陆成功之后,近轨站三天会发送一批物资过来。

  三个月后,这里会建成一个能够容纳三百人生活的中型基地。

  他们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以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可以通过种植摄入关键的元素。

  如果他们和地球失去联系,他们也能够依靠循环系统,活下来。

  这才是这次火星登陆最重要的意义,

  “火星登录第24天,巨型稻已经逐渐开始成熟,种植了五百株,每一株能为我们提供两斤粮食,和地球产量一致,考虑到太空之中没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