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轰动效应_我的盛世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还拔高了几个档次。

  而且,借助这次机会,又签下了几个有潜力的新乐队组合。

  再加上这次的票房收入,电视直播和录播权的销售,以及后续音乐节dvd的发行,真的是赚的盆满钵满。

  直播权是燕京卫视独家买断。二次播放权,由燕京卫视,湘潭卫视,钱塘卫视三家共同分包了。

  复播权虽然价格不如直播时贵,但也和一些二三流电视剧一个价格了。

  至于给此次音乐节带来最大热度的奇点乐队,当然也是大受追捧。

  音乐节还没结束,新上任的经纪人陈秋桦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电视台综艺节目邀请,媒体专访邀请,商演邀请,以及电台的直播做客邀请等等,回都回不过来。

  陈秋桦也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说要考虑考虑档期再回复。

  其实,作为人气正旺的时候,也不能什么节目都上,对节目水平和质量还是需要筛选一下的。

  而且要把握曝光的频率,也不能太频繁,该有的咖位和逼格,还是要维持住。

  什么东西多了,都会变得不值钱了。毕竟这时还没到前世那种娱乐泛滥的时代,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对于一起参于了此次音乐节的其它一些乐队,都觉得与有荣焉。很多乐队的知名度,都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能参与这次音乐节的演出,相当于镀了一层光环,以后商演的出场费,都已经开始水涨船高。

  音乐节一结束,第二天所有的报纸媒体就已经开始争相报道这次盛况了。

  可是几乎所有的媒体,自以为已经设想了正反两种可能,也按照往常准备了两个报道路线。

  一个是奇点乐队果然炒冷饭,音乐节仍然是小众自嗨。另一个就是奇点乐队唱了新歌,音乐节圆满成功,也就是比前两年好一些而已。

  可是这次音乐节当晚的盛况,超出了这些媒体的预估。

  本来已经安排记者编辑写好了稿件,音乐节一结束,加一些实时内容部分,就直接发稿印刷了。

  别太奇怪,按照套路模版,在活动还没做的时候,就提前把稿件大部分写出来在媒体行业太正常了。

  正面报道一个文笔套路,反面的批评报道又是另一个文笔套路,最后无非是像填空题一样,把活动的实际情况,填进去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快速的把稿件准备好,即时发去印刷,以便报纸能在第二天上架销售。

  不过这种情况,只适合于一些短篇幅的实时新闻报道了。大篇幅的内容,肯定都是提前就安排好的。

  谁也没想到,这次音乐节,奇点乐队放了个惊天大礼花,这下超出了所有媒体的意料。

  这么轰动的场面,还演唱了三首新歌,用之前的套路稿件发,和没报道有什么区别?

  由于排版都是提前已经定好了的,很多报纸无奈都只能临时增减篇幅或者增加附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