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我身负长戟,踏波归来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太重的质量,但却能靠接近光速的旋转在内部产生巨大的负压以吞噬物体,并成为黑洞。

  暗能量黑洞是庞大星系形成的基础。譬如银河系的中央,极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暗能量黑洞。

  将室女座星系团与本超星系团束缚在一起的,同样很可能是个无比庞大的暗能量黑洞。

  物理黑洞则来自于一颗或多颗巨大天体坍缩而成,具备极高的质量,体积却极小。

  之前繁星的研究都集中在物理黑洞的领域,她知道暗能量黑洞的存在,但因未能明确捕捉并分析其特性,根本无从下手。

  刚才在接触到入侵者的黑洞炸弹瞬间,她改变了思路,利用刚刚收集到的庞大信息,又配合对蜻蜓战机同属暗能量领域的隐形技术的分析,她完成了一系列理论推进。

  在论文中,繁星明确敌舰的黑洞炸弹就是暗能量黑洞,其投放方式看似神秘,却并非涉粒子炸弹那种隔空投放,而是从球型战舰内部悄然发射一团性质诡异,且几乎没有质量,不引起引力波变化的暗能量团出来,抵达指定位置,再行引爆。

  暗能量黑洞炸弹在飞行的过程中完全不发生光电效应,又因为几乎无质量,也几乎不能被引力波场设备捕捉,其隐蔽性甚至强于蜻蜓战机数倍。

  幸运的是人类总能开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目的明确的探查下,人类可以通过对球型战舰表层浓雾的细微变化分析,捕捉到信息。

  当有东西从里面飞出来时,浓雾护盾的表层会呈现出的束状雾线。

  束状雾线的朝向,正代表暗能量黑洞炸弹飞出的初始方向。

  这一点小小的契机,便成为了重大突破口。

  唐天心先前的首次集群挪位属于试探性的行为,因为不确定黑洞炸弹在投放后会不会如蜻蜓战机那样自主变向。

  第一次试探初步成功,证明敌人无法控制黑洞炸弹自由变向,接下来事情就变得顺利成章了。

  如今同样的操作落在陈锋身上,显得更加简单。

  敌舰表层出现异状,被神鹰甲的光学探测仪捕捉,并给出反馈信息,敏锐直觉超越巅峰的陈锋同步做出反应,提前挪位。

  他此时的集群类曲率运动达到十六分之一光速,在秒内斜向移动2250公里,刚刚好避开空间塌陷的范围。

  漆黑空洞扫荡过来后,距离尖锥阵的尾巴最近时达到五公里,但却终究只差了一线。

  空洞再往前探,临近到敌舰附近十公里。

  随后,这个人为制造并膨胀爆炸的暗能量黑洞,因为在短时间内释放过多霍金辐射宣告能量耗尽,凭空蒸发消失。

  在持续不断的折线推进中,陈锋等人终于抵达敌舰一千公里内。

  前方最后的战舰队列则已推进至五百公里范围,尚有变向能力的作战单位只剩不足五十万。

  其中战舰十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