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思_古代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说到成朝的兵防,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托成.太.祖的福,成朝如今是有火器的。

  火铳,红夷大炮,以及突火木仓。

  简单点来说,突火木仓,你可以把它看做最早的步木仓。

  任何东西刚被造出来的时候,肯定是被人寄予厚望。这些武器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火器却如珍珠慢慢蒙了尘。

  秦遇去视察过,不说其他诸多问题,其中最令人气愤和无奈的是武器不匹配。

  而这种问题居然是是常见性。

  有了大炮,有了弹药,本该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然而弹药塞不进大炮,这就尴尬了。

  而战场上,这种情况的结局就是血流成河。上级的错误需要士兵拿命去填。

  所以后来火器在成朝逐渐退居幕后,战场再度回归冷兵器。

  霍大将军的父亲曾经和先帝试图改变这一现状,以他们之才也确实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为什么?

  首先是钱。

  谈军事就绕不开钱。

  士兵吃、喝、穿,要不要钱?

  兵饷要不要钱?

  兵器要不要钱?

  战马药材要不要钱?

  如果上头有令,要大家忍忍也行,为了研发军备,是为了提高安全保障。兵士也能理解。

  但是又要说到火器制造的源头问题。

  秦遇找到了一个概括性词:标准化。

  就是因为先帝他们没找准问题核心,后续钱财又跟不上,再加上朝臣上书反对,最后先帝才不得不把计划搁置。

  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个问题祖.龙最有发言权。秦遇有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很早就有的东西,后面朝代的人就是不学。

  或许是制度的原因?

  祖.龙命底下人在其制造的武器上层层刻下自己的名,谓之:物勒工名。

  有什么问题立刻就能清楚找到根源。

  秦遇和天蕴帝一身常服在营内走动,两人边走边探讨问题。

  不时有军队走过,他们看到天蕴帝和秦遇时,齐齐抱拳后又离去。

  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天蕴帝看的别提多满意了。

  秦遇也很欣赏,那般好的精神面貌,看着就让人振奋。

  秦遇笑道:“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一看就吃的好。”

  天蕴帝矜持道:“前两日朕从国库拨了笔军饷。”

  想到户部尚书的憋屈脸,天蕴帝就想笑,他也真的笑出来了。

  秦遇适时疑惑:“皇上可是想到什么开心事?”

  天蕴帝点头:“是有一件事。”

  天蕴帝简单提了提户部尚书,“虽说他管财政,但委实抠搜。”

  天蕴帝摇摇头,话虽如此,但表情却是放松的。

  秦遇道:“成朝这么大,户部尚书总要精打细算才能把日子过好。”

  天蕴帝哼了一声,负手朝前走。

  前面有人在切磋,这在军营里是很常见的事。天蕴帝偏头问秦遇:“先生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