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 夜会熊文灿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里,都是夜壶。官府时而对老郑承诺招抚,时而对荷兰人承诺放开贸易,哪一伙人跳腾,就用鱼饵吸引另一伙人来互相攻杀。

  这种把戏一直玩到去年,也就是穿越元年,1627年,官府终于玩崩了。

  事情的经过是:郑芝龙在1627年初,通过几次抢劫闹事后,又一次感受到了招抚的暖流。这次出面的,是时任泉州知府的蔡善继。

  然而当郑芝龙欣然赶到泉州面见蔡善继时,却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热情与诚意——熟悉的套路,熟悉的皮笑肉不笑,熟悉的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鄙视味道

  老郑这一刻悟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老郑终于放下了包袱,抛弃一切杂念,坚定的开始执行全面武装斗争路线。

  于是老郑开始大闹。而官府方面呢,也熟练地组织起了官匪洋三方联军,只不过这一次,老郑大败联军。

  从总兵俞咨皋被打得临阵逃脱那一刻起,官府那一套驱虎吞狼的把戏就再也玩不转了,就像后世那些跑路的庞氏平台一样,刀尖上跳舞,泡沫总有一天要破的。

  于是乎就有了老熊抚闽。于是乎当初蔡善继很正常的看不起海盗的态度,现在就成了一个表面由头:礼节方面要注意,因为脸已经被打肿了,这次是真招安,不是假招安

  “年纪轻轻,便能心念正途,不容易,不容易。”熊文灿在曹川坐定后,轻捋长须,温和地说道:“曹川你今日到此,这审时度势的本事,可也不小,呵呵。”

  “全仗大人抬爱,不以小人卑鄙,曹川敢不粉身报效?”

  “哈哈.”

  开局一波商业互吹,这是必经套路。一个扮导师,一个背出师表,场面很和谐。

  接下来话题就展开了。

  老熊在谈话中的第一个问题,并没有出张冬东预料:穿越众为何要抢郑芝龙的招抚,为何如此迫切,并且“胸有成竹?”

  张冬东于是按照事前准备的答案,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阐述了一番动机:商品。

  张冬东表示,包括之前送给老熊的煤油灯,还有玻璃碗这些好玩意,都是穿越众在泰西人那里学到的秘法,自己在大员开窑制造的。

  所以,穿越众和不事生产的郑芝龙匪帮不一样,穿越众是有拳头产品,有家业有恒心的良民,现在唯独缺的,就是朝廷认可后的大明市场.所以要招安。

  熊文灿听完后,微微点头。

  明代的儒家官儿,是不懂什么内需外需贸易产生财富的。所以郑芝龙这些人把国内的商品运到国外销售,在他们看来,这种不事生产,倒买倒卖的行为,就是在挖国家的墙角。

  然而曹川刚才告诉他的情况,就比郑氏之流好多了——起码人家也有产出,尽管不是粮食布匹这些正货,但是油灯玻璃碗好歹也是日常所需不是?没准还能当贡品呢。

  如果是这样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