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殿试(下)_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例的,但国家抡才大典,官家还是失于轻佻了。”

  轻佻一词出口,三位宰执各自心动。

  且说,太上道君皇帝毕竟是北狩的太上皇之一,不好说他坏话,而三位宰执和李光也基本上是经历了完整太上道君皇帝时代的‘资历重臣’,身份贵重,更不好轻易多说什么,以免造成政治误解。

  但政治语言这个东西就是这么有趣,一个轻佻便能表达出很多东西。

  当年哲宗皇帝去世无嗣,太后与宰执们议论诸亲王继位,结果当然是时为端王的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太上道君皇帝成功胜出。但这期间,反对派宰相章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却也伴随了赵佶后来几十年的皇帝生涯。

  因为这句话太过于一针见血了。

  太上道君皇帝赵佶,就是‘轻佻’,就是‘不可以君天下’。而数年前,历史更是拿半个国家的沦陷、京城的空废、皇族的尽掳,乃至于千万条人命来验证了这句话的精妙。

  故此,李光此时说轻佻,堪称绝妙的传达出了他的意思——成例二字虽然可以堵人嘴,却不能屏蔽人心,那个成例是坏了天下的太上道君皇帝做出的坏成例,官家不该学,宰相们也不该放纵,否则,就有点当日六贼哄着太上道君皇帝那般可笑了。

  这是一个很严厉的指责,哪怕此时勉强算是私下闲谈,吕好问也必须要做出正式回应。

  而果然,稍做思索之后,吕相公便放下茶碗,缓缓以对:“当今之世,实乃宋金全面交战之时……我以为官家说的极妥。而前些日子,胡安国入觐,言当今之世,当以军事为先,又言兵事不可假于人,我也以为是妥当的。”

  这便是说要搞先军政治,军事为先,那么临战之时,再怎么拉拢军中大将,总是可以接受的。

  李光微微一怔,却又摇头不止:“话虽如此,但岳飞本就以二十七岁领少保、加节度使,堪称位极人臣,官家此举,过犹不及……我暂且直言,让岳鹏举得此出身,下方议论倒也罢了,可是其余诸帅心中何能平?”

  “若心中不平又如何?”就在这时,一直倚在座中品茗不语的枢相汪伯彦忽然插嘴。“其怨在上,还是在岳?”

  李光一时语塞,继而一时醒悟,再继而便闭口不语。

  话说,可能是李光自己刚才说的直接,所以汪伯彦的话接的更直接——若是其余几个帅臣心中不满,这股不满是会对着赵官家呢?还是会对着岳飞本人?

  当然是对着岳飞本人,这个答案不言自明。

  因为赵官家对韩世忠、李彦仙、张俊那些人拿捏得也格外有水平……而且平心而论,看这几个人看往日表现,他们对官家的畏服还是很明显的,包括很讲究的王彦、闾勍等人,甚至包括有些楞的王德,这些武将性格各异,毛病也都有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