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面否定与民争利_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上面的统治者贪心自己占大头,那么分下来的资源也可以让百姓富足。

  相反国家贫弱,就算上面的统治者再无私,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分给下面的百姓,也是无用的,下面的百姓还是得饿肚子。

  历史上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就好像唐玄宗时期,就算后期唐玄宗昏庸了过着奢靡的生活,但是百姓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其实唐朝也不会由盛转衰,这不是百姓活不下去了而造成的,而是由那些吃饱了撑的,想玩突破的野心家造成的。

  再看看大明崇祯时期。

  国家极其贫困,就算崇祯带头省吃俭用也没啥效果。

  因为那个时候他确实没什么资源,他自己都没资源了,再去节省也不可能无中生有。、

  要是他有唐朝那个时候的富足,百姓都能吃饱,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造反事件。

  什么建奴什么鞑子,他们连蹦跶都蹦跶不了两下就能被拍死了,因为哪怕在明朝的末期也有强军,只是朝廷没有资源,强军都给饿成了软脚虾。

  所以朱由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楚的明白国家富强的道理,国富民强,这是首要条件,但是民富国就未必强了。

  因为国家是愿意把手里的资源分给百姓的,但是百姓却未必愿意把自己手里的资源分给国家。

  于是这就要舆论来引导了。

  以前的舆论引导的是什么价值观,与民争利。

  这是大错特错,与民争利是什么人搞出来的。

  那是既得利益者提出来的,他们把资源全给占了,然后害怕朝廷把他们的资源给拿走,所以想出来了这么一个愚蠢的东西。

  朝廷真的与民争利了吗?

  当然不可能了,哪次发生了灾害朝廷不要下去救灾啊,就算国库里面没钱了,朝廷都要想方设法的弄出粮食银子去支援百姓。

  结果这些银子和粮食都去了什么地方,还不是到了那些提出与民争利的人的手里。

  与民争利,与民争利!最后却是朝廷和民众,被那些真正争利的人给通吃了啊。

  朱由校是最讨厌听到这句话的,现在的朝堂之上基本没人敢再提这个思想了,凡是有这个思想的人,基本全被朱由校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蹲小班房的蹲小班房去了。

  但是百姓之中还流传着这思想,许多读书人觉得朝廷应该无为而治。

  就是你朝廷应该做个吉祥物什么都不管,把事情都交给我们这些有功名的人来做,那么天下就大同了。

  然而事实却是,这些读书人只会自己捞钱,把一切的好东西都搬到自己家去。

  现在不行了,大明宣传司让百姓们初步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国家朝廷皇帝陛下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为了他们好的人,他们吃的番薯土豆用的煤炭,那都是皇帝陛下费劲了千辛万苦向天求来的。

  所以跟着朝廷走,跟着伟大的皇帝陛下走才是最有前途的。

  在这种思想基调下,百姓才会对这次的海洋政策这么的上心。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看热闹,也是为了宣传人员嘴里的话。

  什么海上财宝多,有用不完的黄金白银等着我大明去抢.......赚呢。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