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九章 最后关头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轰炸机编队损失惨重的飞离青阳,汉华军迅速在自己部队外围建立一道包围线,随后组织部队进攻,山田孝感觉自己的信仰在刹那完全崩溃。

  “为什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帝国军队在安徽会屡屡碰壁,在汉华军面前处处受挫,眼前的汉华军士兵为什么有不亚于帝国士兵的彪悍凶勇和令自己无奈的战术手段,为什么汉华军的武器如此精良”

  没有人能回答得了山田孝的困惑,北部邦雄不能,十五师团师团长岩松义雄中将也不能,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畑俊六大将也不能。

  日军居高临下,反击异常凶悍,朱连浩知道在仰面攻击中,日军精准的射击会给自己攻击部队带来极重的伤亡率,朱连浩也早就不是在国军一味凭借人数优势集团冲锋的团长,接到攻击命令,朱连浩立刻开始侦察地形思索行之有效的攻击手段。

  整个山陵平地凸起,连绵延伸近00多米距离,中间有一道缓坡,垂直高度在100米左右,宽不到1里,日军第一道防线就建立在缓坡地带,棱线部位是防御日军步枪射击阵地,掷弹筒、九二重机枪全部布置在缓坡向山陵延伸的内部区域,整个防御阵地布置既可以避免掷弹筒手、重机枪手被汉华军狙击手击毙,遭受一开战轻重火力就被压制的败局,还可以抵消汉华军密集的重机枪火力压制,更可以在汉华军攻上缓坡的时候趁汉华军身无遮拦,大规模密集的射杀。

  日军的防御阵地完全按照战术规范构建,针对性突出,此种防御阵地唯一的克星就是曲线火力攻击。而偏偏在中国战场,部队列装的掷弹筒、迫击炮少之又少,所以造成日军在防御战中,少数兵力抵御国军数倍乃至十几倍部队攻击的先例。

  朱连浩并不担心日军这种针对性极强的防御工事,因为自己有大量的掷弹筒和美式M2迫击炮,甚至还有81毫米的M1迫击炮,手中还有秘密武器,在龙形山大放异彩的MG4通用机枪。只要攻破缓坡地带日军防御阵地,山头的日军便直接暴露在MG4通用机枪火力网中。

  曲射火力吊射,首先要清除棱线日军步枪阵地战斗组。

  朱连浩集中数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和M勃朗宁重机枪以及大量的勃朗宁轻机枪火力压制,同时命令一个连的战士对棱线阵地发去攻击。

  这是一场极为短暂但死亡率达到60%以上的对战。

  一百多米的距离,日军每一声枪响中都有一名三营战士死亡,同样铺天盖地的火力网中,每一秒时间都有日军被重机枪子弹打的血肉横飞。

  日军射击的重点是三营轻重机枪手,交火开始不到5分钟,三连攻击的轻机枪手伤亡率便达到50%。

  二十分钟后,棱线阵地日军死伤达到70%,火力完全被三连压制住。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