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四章 内外兼修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蚌埠战斗尘埃落定,竺可桢亲自带领浙大数名地质学家赶赴到淮南,在淮南城,当竺可桢看到前一刻披甲执锐带领战士厮杀战场,后一刻就像一名煤矿工人一样穿行在淮南煤矿工人和矿井之间的文建阳和方天浩时再一次被感动。

  智勇双全的将军国内不乏其人,但智勇双全又不拥兵自重还能心系民生的将军寥若星辰。

  数日,在矿工委员会的努力下,文建阳和竺可桢一行人原原本本的了解到淮南煤矿的现状。

  日军对淮南煤矿的盘剥以及矿工的生存环境远远超出文建阳和竺可桢浙大专家心里承受。

  矿工居住在潮湿阴暗的草屋内,整日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稍有怠工,便会遭到毒打,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敲骨吸髓式的压榨。矿工形容“煤矿就是阎王殿,进矿处处鬼门关”

  而矿井的生产环境尽然远比淮南煤矿局成立时的199年更为恶劣。

  191年,淮南煤矿出煤,日产量达00吨,当年共产煤万余吨。当时的淮南煤矿局已初具现代化规模,机电、运输等设备一应俱全。有自备的发电房、锅炉房,有绞车、水泵、翻斗运输车等,购有国外电安全灯,油安全灯,建有机械修理厂。在部队攻克淮南时,煤矿年产量达到0万吨,但近8年时间,矿井安全灯不到初建一半,机械设备老化,日军为了增产。采取无计划、无设计的开掘方式,到处打井,滥挖滥采,对矿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无安全措施可言,视矿工生命如草芥,一次死伤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恶性事故屡见不鲜。就在一个月前,淮南东矿发生矿难掩埋00多人。

  怒发三千,怒火填膺!

  浙大地质学家完全不顾自身安危和矿工委员会工作人员一同深入矿井研究地质结构,在矿井下查明与控制工作面内一切地质异常体,小断层、小褶曲、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冲刷、剥蚀、煤层分叉、合并与尖灭、陷落柱、岩浆岩侵入煤层变焦、可能的涌水点及通道、顶底板富水情况、顶板与围岩的稳定性等。

  文建阳也是马不停蹄,一边联系杨千嬅由汉华军出资在淮南煤矿修建矿工宿舍,同时让高传辉联系宋明书,让埃里.罗斯柴尔德采购一批煤炭、钢铁、冶炼设备。

  短短数日,文建阳就有一种堪比大战筹划更为劳累的疲乏,是时候为根据地的全面发展构建框架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文建阳首先想到的是竺可桢,不管是经济、科技、农林浙大都有当时国内最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汉华军行政机构设置中,文建阳需要从浙大听证意见。

  对于文建阳和方天浩的登门造访,竺可桢稍显的意外。

  连日和文建阳的相处,竺可桢又认识了一个非军事领域的天才文建阳。学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