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二章 硝化棉的诞生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国安认真看了一下那份清单,感觉这个交易还算是公平。

  他没有占到大宋啥便宜,大宋也没有占他的便宜。

  那个船长还是按照他的要求买了不同地方出产的棉花,这一点让张国安最满意了。

  他现在就要开始最重要的一项,必须把火棉加工出来,没有它,一切都白扯了,他的武力值会和大宋一样了,他不喜欢。

  张国安带了些高产常规棉花种子,据卖/种子的人说能亩产一千斤,而且还是高氮棉。

  他们把它春播后,观察到这个棉种出苗快,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稳,不早衰,株高1米左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单株结铃30―50个,还可以,他们遇到的种子?商也算有良心。

  取下棉花晒开后,现在也是正在制种,想要大规模拥有只能等第二次播种了。

  他让人给他在八道河上游的树林里建了一间木屋,又在地上铺了半尺厚的河砂。

  屋里面还摆着若干木头架子。

  各种瓷瓶和陶瓶,还有石臼、木臼等物,这里就算是他的工作间了。

  先前,他早把不同产地的棉花撕开,挑掉可以看见的杂质,然后用水洗棉花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然后把棉花装于砂锅里,加入水至刚好能被淹没的程度,接着向锅中加入相当于其中水重的2%到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盖煮沸后,接着小火煮10分钟。

  最后冷却后,用大量水冲洗,约需边洗边搓10分钟,这时把洗好的棉花置干净的竹席上晾干。

  张国安在加工中发现,大宋卖的棉花竟然还是带籽的!

  这害他不得不事先还要多一道工序,人手轧花。

  他为此还让人在厢兵中打听,大宋棉农会不会轧花。后来打听到了,这个是织棉布的作坊自己轧花的,大宋有两人手摇的轧花机。

  张国安断了大/卖轧花机的念头。

  他分别完成了各个产地的棉花脱脂后,试了一下,揪了一小球脱脂棉,放入水中。那棉球能快就吸入水份而沉入水里了,然而普通棉花球则很长时间还漂浮着。

  张国安小心地极慢地往瓷碗里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和浓硫酸,它们的比例是一比二。

  他注意到顺序了,是把硫酸倒入硝酸中,这样会防止溅洒,混合后用小瓷盘轻轻搅拌着,然后又扣上一个瓷碗在凉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然后分别把不同产地的脱脂棉浸入混合的酸液中,同时用瓷盘极慢地将脱脂棉中的空气泡挤出,他注意把那个被硝化的脱脂棉轻轻压在了酸液表面下。然后等了大约20分钟后,用两个小瓷盘慢慢取出硝化棉,直接丢进木桶里冲洗,直到闻不出酸味了才算洗净。

  然后再将洗净后的硝化棉放入稀碳酸钠溶液中煮半分钟,保持溶液呈碱性即可。

  取出洗净至中性或微碱性。

  晾干后再浸入2%硝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