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宋的机械加工能力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祖队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专门组织了一个小队,让他们反复试发射火箭,以便能掌握发射技巧……这个只能是实践中练出来的。

  先前,张国安岛主领着他们加工了一遍火箭,然后把注意事项讲了讲后,就让他们自己连加工带试射,自己练手去吧。

  这种火箭的成本近似于无,当然,工匠的手工费用还是要算上的,特别是那个火箭筒皮……铜皮最好加工,但是贵了些;铁皮最便宜,可是加工上费事。

  为了解决铁皮的加工问题,张国安岛主只能亲自出马。

  他先前给大宋工匠们留了作业,要他们想办法把真空式蒸汽机的垂直直线运动变成圆周旋转运动,这个问题倒很快被大宋工匠们解决了。

  大宋这个时候民间早就一种叫“旋作”的简易车床,专用好铁来进行金属切削和加工,这是人类机械加工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进步。

  他们还早就发明了凸轮,并把它应用于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链上。

  凸轮也是一种可以把垂直直线运动变成圆周旋转运用机件。

  但是八道河的大宋工匠们试了一下后,马上把这个方法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凸轮与从动件间只是点或线接触,易磨损,只宜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而且从动件的行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凸轮变得笨重,更重要的是,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反复加工。

  这要是与曲柄轴杆比起来,太费事了。

  这个时期流行一种大纺车,它的结构是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轮轴装有曲柄,需专人用双手来摇动。

  所以,他们设计曲柄轴杆来说,绝对不费事。

  这个时空的工匠至少会三种传动方式,齿轮、皮带和链式……

  欧洲人直到1770年才开始使用链式传动带。比大宋晚了800年左右。

  事实上,张国安岛主的水力纺机和织布机一点没有让大宋的工匠们震惊,这个时候的水力纺车也有很多,当然,结构的复杂程无法和他的纺车比。

  大宋后期已经出现了以水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这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纺织机械。一昼夜可纺麻纱100多斤。

  说一句闲话,如果好奇的话,在大宋诗词中搜索水车的字词。它出现的频率远比后世要多得多……那么是什么让这个民族的机械加工技术在下行式发展?你懂的。

  所以,张国安岛主绝不会放任鞑靼强盗集团灭掉大宋!

  人类有时候会屈从野蛮,有时候整个社会的人都被灌了狼奶……但是,总会有一丝光明与良知在引领着人类回归常态!

  张国安岛主“发明”了热轧钢板设备,他按照两台真空蒸汽机的动力极限,设计了三组主辊筒连轧机……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