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我们去临安府 (三)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四轮/大驴车让他们的行程变得舒适了。

  两个赶车的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聊天,虽然他们自称对临安城很熟了,但是以这种方式去,还是第一次呢。

  车厢里的四个教授也不时掀开竹帘子看外面,这一路的风景还不错吧。

  道路还是有些不平,但是他们的速度也慢,所以整体并不太颠簸。

  吴大鹏说:“路上的人,没有太在意我们……”

  宋子强得意地说:“他们哪里知道这个转向技术?!”

  吴大鹏说:“最好永远没有人在意我们……”

  但是事与愿违呢。

  鲍威停住了四轮/大驴车。

  怎么啦?

  鲍威拉下手闸,麻利地跳下车,说:“某先前说过的拦头们来了。”

  吴大鹏推开车门,探身看去。

  他看见七八个人站在路口处,其中有五个壮汉,竟然还有两个妇人。

  吴大鹏看到,这些人竟然有两个拿着弓箭,两个拿着长枪。

  其中一个当头的正在冲着他们招手。

  这些就是拦头?!

  前文说过,大宋时期也是一个赋税众多的时期。

  而且他们的收税人员还比较杂,比如“拦头”这个职业,在宋朝立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拦头”不过是在商税院中从事杂役的人,身份低下。

  不过,随着他们接触税务程度的深入,日益受到官府的重视。

  这一时期还给他们开工资,一个月五六贯是有了,不低的。

  但是到了南宋时期,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许是脑子坏掉了,他们竟然被允许以税收提成来充当工资……这可就坏菜了。

  宋代拦头的情况在《宋会要辑稿》、宋人笔记小说中多有记录,但反映出的史实是:从现有数据看,“拦头”收税作恶、侵扰百姓的记录更多的是在真、仁朝之后,这与宋代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活跃期相吻合。

  北宋末年以后,“拦头”不仅数量增加,而且活动频繁。

  他们的足迹开始走出县城中的税务,大多活跃在客商必经的交通孔道与河岸。

  他们原本拦截客商,征收税钱的公共职责,甚至逐渐变成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和人们生活的不法行为

  到了南宋时期,他们日益猖獗,甚至女性拦头都上场了。

  拦头的增多,当然从某一角度反应出这个南宋时期的“乡镇”级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了,这个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从乡镇一级市场数量增加的数量来看,南宋大大超越北宋了。

  大家事先研究过这些资料,说:“真没有想到大宋时期私设关卡,任意收税的现象这样多……”

  当时,吴大鹏却高兴地说:“咱们就偷着乐吧……这也正好说明大宋可以让你随意做生意,让你任意迁徙,换在大明时期,没有路引,你哪也去不了。我们情愿用金钱换自由。

  总之这历史的发展里面就透着一股子邪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