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一、宣战_双鹰旗下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另一时空,巴尔干地区被称之为“欧洲火药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巴黎协定》中没有明确划分马其顿地区的归属,从而导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为争夺这一地区的控制权而大打出手,争斗不休。

  历史上“大保加利亚王国”、“大塞尔维亚王国”和“大希腊”的领土范围也确实都包含着马其顿地区,各国对于马其顿地区领土的主张和声索都是有“历史依据”的。英法两国在主导“巴黎和会”时故意将这片奥斯曼帝国所留下来的“遗产”不作划分,目的就是想要挑起巴尔干国家之间的内斗,从而达到他们分化控制的目的。

  但是,在这个世界,第十次俄国战争中的帝俄由于得到了德奥帝国的支持,表现得很强势,一举攻下了君士坦丁堡这个“正教的首都”。虽然在其后的和会中,由于德奥帝国转向英法,反戈一击的原因,让俄国人不得不又将马尔马拉海以西的土地吐了出来,交到了保加尔人的手中。

  在1882年巴黎和会上,德奥帝国之所以反水的原因,就是英国和法国把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地区交给德奥帝国所控制,这才让弗朗茨皇帝和安德拉西首相选择了站在英法同盟这边,最终导致德俄关系彻底决裂。

  实际上,自巴黎和会后,巴尔干地区除了受英国控制的希腊外,其他国家已经逐渐被德奥帝国所控制,这是最让俄国人恼火的地方。

  自己辛辛苦苦,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地盘,最后被德奥帝国摘了桃子。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四个多世纪之后,巴尔干地区已经变得和欧洲很不一样,这里宗教混杂,动荡无序,另外就是这些刚刚脱离了奥斯曼人统治的斯拉夫民族对奥斯曼人的残暴统治记忆犹新,全都有一种强烈的大国情结,以期获得足以对抗强大的奥斯曼人的安全感。

  说来有些怪异和可笑,信奉圣教的奥斯曼统治者们却一直希望保持斯拉夫人的基督信仰,甚至不允许信奉正教贫苦的斯拉夫人改信圣教,只是为了多收税。因为在奥斯曼人的统治下,“异教徒”是三等公民,被蔑称为“赖雅”(牲畜),无异于奴隶,需要额外承担两倍以上的沉重税赋。

  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德意志国王的塞尔维亚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在英、法、俄三国的挑唆下,大塞尔维亚主义盛行。亲德奥的奥布雷诺维奇家族越来越难以掌控国内的局面,1893年,米兰国王被迫逊位,其后躲到了维也纳进行避难。

  但在德奥帝国的支持下,米兰大公十三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

  1905年3月,贝尔格莱德卫戍部队的军官发动了一场叛乱,亚历山大国王和王后被打死,其后,塞尔维亚的激进派推举在英国避难的彼得•卡拉乔治维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