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七〇章 木船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要迁移意识,现在还必须要进行脑组织种植。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果,仅仅是如果,出于减少手术次数缩短周期的考虑,直接将克隆体的脑与接受者的脑进行连接,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时,克隆体的大脑内,是否会有意识的存在呢。

  如果有,那么,这手术就相当于将两个“自我意识”的载体连接在了一起,这是人类迄今为止从未面对过也没思考过的情形,当两个意识的硬件基础紧密相连,意识,会有什么感觉,接下来又会发生一些什么。

  两个意识,是否会发生融合,还是会井水不犯河水一般,这都需要做试验。

  相比于暂时没有成果的计算机外联,种植脑组织,眼前的风险效果与预期表现都更优,方然却犹豫了几秒,他在思考另一种可能。

  目前的研究,人脑与种植的脑,其间的确有意识流动的情况,但这种技术,不用说,显然存在脑组织的来源与其寿限等不能忽视的风险,提供者的自我意识,会不会侵蚀接受者的意识,种植的脑组织,使用寿命也无法达到永恒。

  即便这一切都得到解决,出于某种考虑,方然也很难说服自己接受这一续命术。

  直觉在提醒他,这样一代代延续的实验者,名义上或许可以说自己正在实现“永不下车”,实际上,其能力却断然无法逾越人脑的极限。

  人脑,只要材料架构与微观结构不变,就几乎无法具备与今天人类之脑更强的能力。

  将意识在一代代脑中“传递”,固然有希望造成自我意识的永存不灭,但,能力则始终拘囿于人脑,而无法有任何的提升。

  时间流逝,自身能力却一点没变,这恐怕并不足以应对漫长岁月中的各种威胁。

  解决的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像今天nep大区这样的节奏,一边培养科研人才,一边研发强人工智能,这暂时还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相比之下,还是人脑的自身属性,让方然心里没底。

  人脑,一代代的替换下去,不论是脑种植的替换过程,还是脑的正常使用过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剔除风险,考虑到脑的细胞结构,这种风险,事实上一点也不小,在蛮长岁月里积累起来,迟早会让风险大到不可接受。

  说白了,自己的意识,禁锢在一具血肉之躯内,这只是无可奈何,而不是欣然接受。

  但凡有能力摆脱这具身体,以另外一种更可靠更稳妥的方式存在,都值得一试,对计算机外联的方向,方然也不想轻易放弃。

  与血肉之躯的人体人脑相比,计算机的特点,是“永不出错”。

  实际运行中,计算机系统并不会一点错都没,但追溯本源,却必定能定位到某客观条件,或者粗心大意的程序员。

  这特性,对研发“强人工智能”是阻碍,对以服从命令效尽职责为目标的传统计算机系统而言,却是一个基本正确的断言:

  计算机永不出错,如果有错,必定是这计算机的设计制造……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