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是时候,去总部了!(恭祝各位书友,中秋喜乐安康!)_继承两万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丝昏沉之感,又或者杂念。

  白小升甚至感觉,时间都像是变慢。

  甚至对面李泥的细微呼吸,他都能觉察,并且把握住节奏。

  不光如此,白小升的脑海之中,涌入大量制壶信息,就如同他自身亲手做过无数次一样。

  白小升的双手甚至隐隐有些发痒。

  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在短短十数秒之内发生的事情。

  李泥密切关注白小升,看到后面,甚至有些讶然。

  眼前的白小升还是白小升,人是这个人,但是他身上散发的气场,给自己的感觉,截然不同!

  甚至,李泥有种面对家中逝去长辈,那种一辈子磨砺手艺的大工匠之感。

  “这还是白小升吗!他……”李泥暗暗吃惊。

  此时,白小升已经动手了。

  做壶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泥料处理好后,开始打泥片、泥条。

  白小升先打泥条,用的是被老匠人摩挲到发红发暗的木质“搭只”。

  这件工具,古代称之为“椎”。

  形状是一段原木从中一分为二,半段后装有长长的木手柄,“搭面”中心微凸、四周略低,光洁细腻。

  白小升手法连贯,从容不迫,用“搭只”着力时,力道堪称匀称无比。

  旁人眼中,这就是寻常的打泥条,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复杂的技巧与难度。

  但是李泥看来,却暗暗吃惊。

  越是简单的,越见真功夫!

  小学课本当中,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就有数年画鸡蛋,磨砺基本功的故事。

  真伪不论,却也反应一个道理——

  最简单最基本的水磨工夫,才是大师与凡人间最见分别之处。

  李泥默默看完白小升打泥条、泥片。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这里的泥料,你我各半,我们一起制壶!”

  这是来自李泥的最高认同!

  白小升一笑。

  李泥也对他点头,埋头去干自己的事情。

  白小升不急着继续,反而观摩起李泥的操作。

  别以为白小升一时操作行云流水,甚至基础方面比肩李泥,就会感觉制壶“这有何难”。

  实际上,白小升是以红莲辅助,透支莫大精力来进行制作。

  短时间还行,但是长时间如此肯定吃不消。

  这短短的一会儿,白小升都已经觉察到疲乏前兆,此刻放缓心态,观摩李泥的手法,也是一种调整。

  李泥同样从打泥条、打泥片开始。

  他的动作有条不紊,甚至带着一份异样美感。

  制成的泥条泥片,堪称完美无瑕!

  这才是岁月磨砺下的真功夫!

  白小升赞叹。

  ……

  匠师制壶,要么有图,要么心中有谱。

  后者难度系数更高,敢于后者的,同级别之间,必然更强,更自信。

  李泥就是后者。

  其实此前,白小升跟李泥聊过,制作什么样的紫砂壶,是重造型复杂精美,还是浑然不修饰。

  这两种没有高下之分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