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陈新甲的仗义直言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宦官的重重围绕之中,登基后所接触的外界。都是朝臣和太监们给他描述的外界,他没有亲眼看见过什么,也没有直观的印象,又不信任太监们告诉他的。

  结果朝中大臣说地话,就成了他唯一的信息来源,和那些依托皇宫,离不开皇权的宦官不同,宦官们的利益和皇权的利益很多都是相同地。但朝臣们不同。朝臣们有自己的利益集团,有自己代表的地方。

  在皇权强大的时候。这些利益集团是臣服和顺从,但皇权衰弱之后,这些集团就要翻过来压迫皇权。

  比如说,朝廷为了弥补自己地财政缺口,所以使用各种手段在天下收取税赋,但朝廷收税,被他收税的那些产业收益就要受损,而产业的所有者都是地方上的士绅和豪族,他们必然是要反对。

  他们反对,他们在朝廷之中的代表,也就是那些朝臣们定然要反对,很多时候,他们就是那些产业的所有者,触及自己的利益,怎么能不据理力争。

  偏偏这些人还掌握着话语权,朝中大臣、地方士人和税监、矿监等朝廷派出的使者矛盾极大,但收税地人往往被描绘成穷凶极恶,横征暴敛的无耻之徒,而抗税不缴的则被当作为民请命的英雄豪杰。

  大明自嘉靖年就有一种很怪的现象,国家要做什么,顺从被天下人讥刺,要是反抗不遵从,反倒是被人称赞为有刚烈风骨。

  但这些为民请命,刚烈风骨的名士们,家中各个捞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朝廷却一天天的衰弱下去,为了维持,只能是把赋税在那些穷苦地平民百姓身上收取,让贫穷地人更加贫穷,让矛盾更加的激化。

  崇祯皇帝在朝堂上得到地信息,就是这些名为名臣,实为国贼之流所提供的,完全是被扭曲,可他还却深信不疑。

  刚刚说完河南的情况,陈新甲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把握,看来崇祯皇帝的这次召见和松山不会有太大的关系。

  当日间催促洪承畴加速进兵,虽然自己确有建议,但密旨可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发出,说是皇帝自己的主张也不为过。要是追究责任,面上无光的肯定是崇祯皇帝,皇帝也不会自找没趣,特别是这么爱面子的崇祯。

  兵部尚书陈新甲清清嗓子,又是朗声的说道:

  “流贼张逆,被朝廷兵马追击至湖广,穷途末路,现下正朝着湖广东边逃窜,南直隶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务求歼灭此獠。”

  本来是南直隶的局面危险,但在这陈新甲口中了换了个说法,立刻给人的感觉不同,反倒是官兵有意的制造这种局势,等待着张献忠送上门来。

  听到陈新甲这么说,崇祯皇帝的心情更是愉快,连连的点头,突然间又是脸色沉了下来。沉吟着开口说道:

  “松山那边已经是多日没有消息传过来了,那都是忠心朝廷的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