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五十九)南北战场之议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王士珍的话,孙纲点了点头。

  自己手下的这些参谋现在已经能够全面客观的分析世界大势,并做出正确的推论了。

  “而且,此次阿富汗战事大起,英俄两国深陷其中,与我国当有大利。”王士珍说道,

  “何以见得呢?”孙纲问道,虽然他同意了海闻鹏等人的计划,认为这么做对中国有利,但这个“星火燎原”计划一开始,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自己也并不敢十分肯定,现在王士珍居然这么说了,他正好借机听听王士珍和参谋们的意见。

  对于当年被袁世凯倚若干城的王士珍,他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一直是委以重任,王士珍也真就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俄军以五万大军不宣而战,骤攻阿富汗,欲战决,然俄人未料此间兵端一起,岂能骤解?战事必当旷日持久,且闻俄军粮草被服皆在哈萨克人处征集,哈萨克人负担极重,颇有怨言,久必生变。俄人泥足中亚,不能自拨,其兵力饷力俱耗费于无用之地,当无力再顾我国,而我国则借此难得之和平时间,休养民力,整顿军备,预为布置,异日俄人铁路纵能修成,见我有备,不敢轻启战端,亦未可知。”王士珍说道,

  “有道理,这一次俄国人如果陷得越深,将来想要和咱们开打的可能性就越小。”孙纲说道,“咱们得到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就越多。”

  “不过,依我看,俄人崇尚武力,凶暴强横,贪图他国领土,无有厌时,行事又不计后果,将来铁路一成,与我开仗,势不可免,”王士珍说道,“我们现在必须多方准备,万万不可有希图侥幸之心。”

  “你说的对。”孙纲叹息了一声,说道,“居安思危,何况我们现在还远远没到时候。”

  “部长此次南下巡视,我就猜出来了。”王士珍呵呵一笑,“部长是在担心南方有偏安之思,所以不放心,要亲来巡察。”

  孙纲看着王士珍,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聘卿果然知我。”

  中国自清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之后。造成地中央权威衰落“地方不鸟中央”地局面。对新生地华夏共和国来说。是一个极其要命地遗产。

  也许是经济达生活安逸地原因。在很多时候。一旦中国出现大规模地外敌入侵。南方最先考虑地往往是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地生活不被破坏。而不是想着和北方地民众一起“共赴国难”。

  其实这种情况地出现并不仅限于清末。据有地历史资料显示。早在南宋时期。南宋小朝廷之所以一直偏安于江南。并非是完全因为当权者不愿意去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地声音太大!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地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之后。南宋朝廷就会增加江南地区地税收。用这些钱来扶植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