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授职_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习惯了。

  顾青云算算自己的年龄,才六十四岁,好吧,他估摸着还有十几二十年好活,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还能干很多事。

  第二天,顾青云精神恢复得不错,顾永良他们看到后心底的石头终于落地,大大松了口气。

  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对于顾永良提出到京城居住的意见,顾青云沉吟一会儿还是拒绝了,他还是舍不得这里,即使这里会使他触景生情。

  “可是因为求知书院?”顾永良追问。

  “不是,爹就想着在村里多住一段时间,爹少年离家,几十年来都是来去匆匆,我现在就想着多住三年,等守完你爷爷奶奶的孝再看。”顾青云摇摇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求知书院已经走上正轨,林山县甚至临阳府也会有人送孩子过来读书,有铺子和田地在,已经能做到收支平衡,不用他们三家添钱。与此同时,这里还成为越省的算学交流中心,不断有读书人从外地赶来,在这里住上几个月或一年半载,大家相互交流,觉得有所得了才离开,时间日久,桃山寺和书院附近竟然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有商人在这里卖东西,颇为繁华,也让书院赚了一笔。

  毕竟附近的地皮都被顾青云买下,建成简单的大棚商铺就可以出租,至于以后会不会成为真正的街道就看书院发展如何了。

  “好吧,那我和弟弟不勉强你们,但孩子们总要留下。”顾永良和顾永辰对视一眼,就立即说道。

  这些年来,他们两人也曾有孩子出生,结果孩子生病夭折了,到头来顾永良仍然只有两个儿子,也就是顾传恪和顾传博。

  至于顾永辰,他是一子一女,姐姐是顾传悦,已经出嫁,丈夫是顾永辰上官、工部侍郎的孙子,孙女婿知道上进,少年中举。弟弟是顾传硕,和顾传博一样,今年是十六岁,两人生辰相差没几个月。

  顾

  青云知道儿子们和自己一样,坚持一夫一妻,没有什么妾室通房,孩子少也是正常的,毕竟孙子和孙女们都被教育得很好,对他而言,孩子贵精不贵多,把孩子教育好比多生几个还要让他高兴。

  “不可,传恪已经是举人,我看他离中进士还差点火候,这些年他一直陪在我身边,又常去书院,书生意气还是重了些,不如让他在你身边跑跑腿,多了解世事,多积累经验,免得以后吃亏。”顾青云不肯。

  大孙子顾传恪今年二十三岁,考了三次乡试,去年终于考上举人,他在十八岁那年定亲,是顾永良夫妇给他定下的亲事,孙媳妇是闽省书香门第出身,年龄相差四岁,结果等到去年年底才成亲,还没有孩子。

  “这小子在爹身边还用学吗?”顾永良挑挑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自己讲解一些时事了,等长大一点连官场发生的事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