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9章 孙御史的旅游_美人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帮岳家解决了不小麻烦呢。只是,朝云观一向不与外面来往,胡文跟人家道长说不上话。所以,胡文就命阿念去讨鱼啦。

  阿念无二话,应一声便去了。

  书院并没有太丰盛的食物,好在因书院在山上,野味儿是不缺的,一道鸡汤,一道清蒸鱼,一道红焖兔肉,余下再有几个时蔬,清清爽爽的一餐饭,都是家常东西。酒水也是没有的,胡山长笑,“书院里没备酒,阿仁尝尝咱们这儿的山野味道。”

  孙御史笑,“要是书院有酒,怕世叔教导不出阿念这样的学生啦。”

  胡山长心下自得,嘴里却对阿念道,“阿念不许骄傲,有许多人都是少时得意,早早中了秀才,结果就因自满自大,文章再不能进益,一辈子就此蹉跎了。”

  阿念应一声是,说自己一定努力念书云云。

  胡文见祖父得意之情都溢于言表了,笑道,“孙叔叔尝尝我们这山上的鱼,这是山上一处寒泉中产的鱼,别处再没有的。”

  孙御史尝过之后果然大赞,“好鱼,味道鲜美,肉质细腻。细品后还有些果子的香味,这是什么鱼?”

  胡文笑,“就是山上野鱼,没什么名儿,因生在芙蓉山,祖父就叫它芙蓉鱼了。孙叔叔觉着有果子的香味儿,是因为蒸时要稍微放些葡萄酒的缘故。”

  孙御史不吝赞美,“山是好山,鱼是好鱼。”

  胡山长笑,“山水有灵性,我自年轻时宦游各地,最后归乡,还是觉着这山味儿最好。”

  孙御史很是赞同,又同胡山长打听,“当初世叔怎么想着把书院建在山上了?我倒不是说山上不好,只是每日学子上山下山,未免辛苦。”

  胡山长笑,“贤侄果然是个细致人,一则这书院建在山上清净,想把文章念好,不清净是不行的。二则,也是我年轻时考功名时的感受吧。我自幼念书,而立之年方中进士,不过少时家中祖母娇惯,书虽念得还算可以,但身娇体贵,头一次秋闱,举人九天考试,我第四天就受凉高热被监考的官员给送出贡院。这考功名,可不仅是要文章好,倘身子不结实,秀才试好过,举人进士皆是九天,如何熬得过去。何况,念书本身也要体力的。我想着,书院建山上,哪怕最不喜锻炼身体的学生,每天这上山下山的一段路也能把身体走结实了。三则么,这山上地方是朝云观免费给书院使用的,省下些钱财,正好用在孩子们身上。”

  孙御史颇是钦敬,“倘世人皆有世叔这样心胸,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胡山长挺高兴认识孙御史这样的年轻后辈,待午饭后孙御史告辞,胡山长还一直送孙御史到门口,孙御史再三请胡山长留步,胡山长仍是命胡文送孙御史到书院大门口。

  辞了胡文,阿念就带孙御史下山了。孙御史在山路上还问,“阿念,山上不是还有个道观么,你怎么没带我去瞧?”

  阿念道,“朝云观是朝云师傅的私产,现在不大招待香客了。”

  孙御史便不再说什么了,觉着这道人有些古怪。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