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0章 用人 贬人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0章用人贬人

  从不夜城要盐场拍卖、再到修筑道路,以及那个声名渐起的京城规划司。

  少府的权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陡然加重。

  少府令顾佐经盐课之案而不倒,正应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语,似乎一下子从一个原先的潜力官员一下子跃为君前宠臣。

  皇帝倚重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帮老臣。

  说起来还真是令人心惊。

  但少府仍在户部之下,以往的盐运司就是归户部管理,所以这一条说不出异议。

  京城规划司因皇帝要修建藏书园而起,最初是给工部和礼部的,但真的执行下去发现又不行。

  至于修路……这也许是朝廷到现在花钱最多的事项,朱厚照怎么肯给拿出来给人锻炼?

  所以不是说皇帝偏向顾佐,或是重视新人、轻视老臣,实际上顾佐并不争,朱厚照也没有刻意。实在是局势使然。

  譬如,西北有鞑靼,那么杨一清的地位也重。

  而大明中期正是承平年间,除了有限的军事活动,最为关键还是坐朝理政,其内涵就是财富的重新分配。

  这样的局势,新兴的、从书院‘经世致用’学说下走出的年轻官员怎么可能不被重用?

  有所作为,才有所地位。

  这和乱世出英雄是一个道理。

  可其他许多人才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

  那日兵部尚书王炳在君前与少司徒顾佐争论了两句,两人之间相互看轻的关系也实质上掩藏不住。

  当年刘大夏也如顾佐一样,圣眷太隆,所以导致内阁首揆刘健和吏部尚书马文升都有些不满。

  其本质也是局势的失衡所引起的。

  只不过现在的吏部尚书梁储不像当年马文升一般拥有那么高的地位,毕竟若不是王鏊需要坐镇东南,他也补不上这个位置,所以心气低了点儿,

  内阁里的李东阳、谢迁比之刘健也少了几分愣头青的刚正,因而也是忍了下来。

  但忍下的东西,不代表没有。

  当王炳说一声现在没有内阁只有少府的时候,李阁老与谢阁老也很难坚定的驳斥,而是都带着几分小媳妇似的怨气,沉默了。

  “阁老!”

  这两个闷驴,瞧得王炳都急了。

  “朝中的事就像一方小天地,而这方天地都在陛下心中。大司马,你说的这些不止你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叔厚(梁储字)难道不知?”

  这些话是谢迁在说,他捋着胡须倒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

  “陛下是自比汉武之君,朝堂上的事,你现在要说话,怎么说?说什么?”

  王炳听到堂堂阁老这样讲,心中大失所望。他当然知道自己没办法说,可大家一起,总不至于一句话都讲不了。

  “照谢阁老所言,便是我等臣子,连句尽忠之言都讲不得?”

  “大司马。”李东阳睁开了眼睛,“陛下向来思虑周详,不论如何安排,可能最初看不明白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