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4章 焉知非福_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气了。

  整个湖山,也就是十天前还有消息传出,最近,是什么消息也没有了。

  也不知道里面情况怎么样了,最后一封从湖山传出的消息是湖山疫情肆虐。

  老五和昭华凑在一起,老三绝对是干不过的,他怕出乱子啊。

  还有魏阁老的嫡长孙魏铭,这可是大齐的国宝,若出了事,那可如何是好,这几个孩子可都是大齐的未来啊。

  疫情到底有多严重,到底有没有控制住。

  不行,明日再派些官员,让户部再拨笔款子吧。

  第二日早朝,湖山没有消息传来,山东却传来了好消息。

  山东灾情已有缓解,景王到山东后,除了派发粮食,还打算治理河道,彻底解决水患问题。

  因此特意百里加急,亲自上了奏折。

  这次山东灾情最为严重的是东阿县、平阴县、长清区、齐河县。

  黄河水底泥沙太多,河床不断抬高,再加上今年山东雨水太多,河水暴涨,终酿成祸患。

  朝廷前年才拨赈灾款,修葺河堤,可当地官员,并不尽心,贪墨了银两。

  从五月开始一直大雨,早在两个多月前便冲垮河堤,可地方官隐瞒不报,致使灾情越来越严重,终蔓延致山东多个县区。

  说起来,这黄河水灾是旧疾,河底的泥沙总不能让人下去挖,所以,每年都是加高堤坝。

  可堤坝再高,碰上这种连月大暴雨,也经不住,说到底,这法子治标不治本。

  景王提出,水有性,拂之不可;河有防,弛之不可;地有定形,强之不可;治有正理,凿之不可。

  通俗的说便是,束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蓄清刷黄。

  这是景王从古籍上看到的治水方法,据说当年大禹治水便用的此法。

  黄河经泰安市的东明县流入山东省内,自西向东。

  山东又地处平原,景王令当地官员先疏散百姓,然后再以水冲沙,黄河水最终流入渤海。

  皇上当即下诏书,同意景王治水之法,让他负责黄河沿岸水患治理。

  又调去了几个工部官员,全力配合,不可延误灾情。

  如果山东黄河道治理成功,其它黄河途径省份便效仿此法,便可彻底解决水患。

  老四确实是个有本事的,没想到山东赈灾竟让他看出如此多问题来。

  只是,皇上并不知,提出此法治理河道的并不是景王赵穆,而是陆瑶提过的江源。

  景王是从自己一个山东门客得知江源此人的。

  整个江氏家族为人特别低调,江氏家族有自己的族学,并不比上官家的泰安书院差。

  只是泰安书院广纳天下学子,可江家族学非江家子弟不得入。

  而那位门客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乃是江家一门远亲,有幸和江源讨论诗词,才知江源此人腹有诗书,胸有乾坤,便极力推荐给景王。

  赵穆冒着大雨在江家门外站了一天一夜才得见江家家主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