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_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谢三太爷与镇国公兄弟闹翻分家,年氏就再也没有登过王府大门,却不是因为惭愧,而是自以为从此以后能彻底扬眉吐气,再不用在老王妃面前伏低讨好,不屑再来楚王府奉承。

  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如愿分得大笔财产,故而怨恨镇国公与老王妃之故。

  可一旦遇上烦难——三太爷一家经营不善,短短数月间就转手了几间铺子,捉襟见肘之余,一边向年家伯府求助,一边不忘让虞栋知恩图报。

  小谢氏哪肯拿自己的钱财填补三太爷一家那口无底洞,无奈的是虞栋有把柄捏在三太爷手里,不敢不顾,回回逼迫着沮丧不已的小谢氏抠出钱财送去解三太爷的燃眉之急。

  新岁刚过,因为胡三落网,谢琦的勾当就被揭露,这案情清楚明白,顺天府尹也只好请了谢琦过堂。

  谢琦是监生,又保留了户部观政之职,虽无品阶,衙门也是不好因为这样的小案子扣押刑逼于他,三太爷起初并不以为意。

  哪知被胡三那个“仙人跳”的骗局讹诈失财的纨绔们见事情揭露出来,声名受损被人言嘲笑,哪容谢琦全身而退,他们当中也不全是懦弱之辈,有的不过是当初害怕事漏,被家中长辈知情逃不过惩罚才选择破财消灾、息事宁人,却因周家状告胡三,那市井无赖受不住刑,把之前种种都交待出来,纨绔们再遮掩不住丑事,受罚的受罚,被人嘲笑的被人嘲笑,也再无所顾忌,纷纷要求顺天府严惩谢琦。

  其中还是有两个家族声势尚存,顺天府尹不敢小视,这才先请了镇国公来协商。

  镇国公只有落井下石的,当然不会为谢琦求情。

  于是顺天府尹正式问罪谢琦,事涉监生,要将这案子上报刑部。

  三太爷这才着慌,连忙筹集银两走关系,企图让诸位原告放过谢琦,只把胡三问罪,谢家愿意翻番弥补几家财银损失,期望能大事化小。

  年家毕竟远在朔州,远水不解近急,三太爷“求助”起虞栋当然更加顺手,故而小谢氏又是一番心痛难忍,还不得不揣着银票恭恭敬敬地送去谢府,忍着年氏的白眼——老太太是嫌虞栋夫妇抠门儿,挤出这么点子钱银,哪里能解他们燃眉之急。

  银子撒了出去,顺天府还没结案,却有御史闻风而动,弹劾的折子就递去了御案。

  圣上恍眼看过,甩手就把折子扔给了两个内阁,让他们斟情处置。

  于是谢琦立即就被剥除了监生之名,自然再保不住六部观政。

  案子倒不用刑部插手了,谢琦却被顺天府羁押,还没用刑,就吓破了胆交待了罪行,扔进刑狱等着审结后处以徒刑。

  三太爷气得险些没有中风,见寄予重望的嫡长孙前途惨淡,竟不愿再以赎金抵罪。

  这也是其他几个儿子乐见的结果。

  哪知嫡长子心怀不甘,领着妻子儿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