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二十 大器晚成(下)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权贵子弟,当官的途径也是一样的。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新的官员一定要去边远地方历练才可以。

  就他的听闻而言,他听说苏侯爷也是出身寒门,偶然间遇到了朝廷征伐突厥的大军,于是机缘巧合之下立下了大功,这才步入仕途。凭借自己的才能步步高升,以二十一岁的年龄成为了一等侯爵和纵横部左侍郎。位高权重,当初就有少年宰相的称呼,皇帝非常倚重苏宁,很多的朝政和朝廷的改变都是苏侯爷提出的策划,大家一起完成的。

  而苏侯爷本身是一个很和蔼的人,由于出身寒门,所以对待平民百姓比较温和,没有豪门子弟的那种鼻孔朝天的劲儿,而且也很喜欢提拔同样出身贫寒却非常有才华和理想的年轻人,从当初的薛仁贵王玄策再到如今的海州刺史刘仁轨,但是苏侯爷觉得一个一个来太慢,所以一千个一千个的来,捣鼓出了军事大学,并且铲除了山东豪门的势力。

  苏侯爷的名声在长安和他的封地三原县都很好,据说三原县他的佃户和三原县很多居民都给苏侯爷建立了生祠,因为苏侯爷给他们带来了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日子,因为苏侯爷的存在,所以什么新政策都在三原县最新实施,而实际结果证明苏侯爷往往都是对的,所以三原县的人是全大唐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吃肉,吃米饭,喝酒,无锁不能,最早一天三顿饭的平民百姓也是三原县的苏家佃户。

  苏侯爷不仅仅提拔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也致力于改善平民百姓的生活,劳动改造政策免除了全大唐百姓的徭役和很多的苛捐杂税,废贱行动解放了大唐帝国最底层的卑贱人群,让他们成为了民户,拥有社会地位,大唐无贱人,这话不是说着玩儿的。

  长安城包括长安城周边的贫苦人家要是有哪一家子弟或者女儿吃不上饭了,就往苏侯爷府里面送,去做奴仆,做下人,不用担心会有寻常大户里面的那些虐待的举动,苏家人都是出身寒门的,两位老夫人和一位小娘子都是吃了很多苦头的,心地善良的很,苏大郎和秦娘子也是和蔼的性子,苏侯爷的妻子李郡主也是持家有道,人们都说,把孩子送到苏府不是吃苦,是进补。

  骨瘦如柴的男娃子和女娃子送进去,没多久就是壮实的小伙子和水灵灵的大姑娘出来,苏家还给探亲假期,每三个月都可以回一次家,按照路程的愿景酌情加期,还有很多的赏赐,逢年过节,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主人过生日有喜事,苏侯爷都不吝赏赐,经常有进苏府做事的的小伙子大姑娘往家里面捎钱和赏赐的肉食布匹等等,不仅不用受罪,反而还过上了寻常百姓家想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所以那么多年了。只有三个姑娘脱离了苏府,嫁人去了,更多的姑娘连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