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犯罪类型理论_犯罪心理学书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理论。其中,有的侧重于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有的侧重于对犯罪人进行分类;有的采用某一种标准进行分类,有的则采用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然而,任何犯罪类型理论,都离不开对犯罪原因、犯罪性质和犯罪行为特征的研究。犯罪心理学应把犯罪行为的类型化和犯罪人的类型化看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采取多元统一标准划分犯罪类型。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把错综复杂的犯罪现象类型化,并揭示不同类型犯罪的性质、原因、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以利于采取相应的犯罪对策。

  犯罪科学的研究表明,犯罪类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某个社会犯罪类型的特征和变化,是受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犯罪类型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劫机这种暴力犯罪,是在用飞机作为运输工具后才可能出现;智能犯罪中的计算机犯罪,出现在将计算机应用于经济、军事、科研等领域之后;当前经济犯罪广泛发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与该国家和地区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及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加速进程不无关系。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差别,犯罪类型会有所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内,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犯罪类型也有差异。

  二、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

  刑事立法者、刑事政策制定者历来重视犯罪分类。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科学研究者,也十分重视研究犯罪类型,把它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是因为,研究犯罪分类,不仅有助于了解犯罪性质、原因、特点,预测犯罪现象,修改刑事立法,调整刑事政策,也有利于揭露和惩治犯罪,提髙矫治罪犯的效能。具体说来,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

  任何刑事法规都要依一定原则和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并随着刑事犯罪的变化而进行修改和补充。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刑事犯罪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比如,经过科学的调査研究,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犯罪类型,为了预防和打击这类犯罪,就有必要修改、补充刑法中的某些条款。可见,要制定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刑事法律体系,必须开展对犯罪类型的研究。

  (二)有助于刑事司法实践

  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讯问、起诉、审判以及对罪犯的矫治等一系列的工作中,都离不开对犯罪类型的分析研究,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犯罪心理学对不同类型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点和犯罪行为特征研究的成果。因此,犯罪心理学对犯罪类型划分得愈科学,对不同类型犯罪心

  请收藏:https://m.quge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